生物艺术工作坊──想像艺术家的实验室 转译科学,成为艺术

教学工坊
2019-10-17
 撰文 /新媒体学系  林靖庭

当艺术家披上了实验衣,汲取科学知识进行创作,所创造的会是怎样的「艺术」?无论是Eduardo Kac利用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制造会发出绿色萤光的兔子;抑或是Stelarc在自身的手臂上移植一个无功能性的耳朵,形成的第三只耳,都是众所皆知的生物艺术作品。在艺术家眼中,这些生医技术、生物材料是一种新的媒介,创作的媒介。在国外,已有不少艺术家和科学家合作进行创作,让实验室不再只是科学研究的生产地,更是艺术领域创作意识形态的基地。
 
为使台湾的艺术领域亦有科学资源的结合,此工作坊透过实验室的基本介绍以及基础的生物实验操作(细菌培养),让学生接触未知的生物领域。借由提供生物材料、知识,以及专业讲师们的引导,来激发学生们的想像力及创造力,并构筑自身的实验与计画,开拓台湾生物艺术领域的发展。
 
林沛莹、顾广毅、宫保睿(机体成员)以及曹存慧(远房亲戚实验室成员)是这次工作坊中的讲师,他们的背景大多来自生物、医学、艺术等相关科系,并致力于生物艺术的创作。透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学生们除了了解基础生物实验的操作,也理解到生活周遭有许多生物有机体的存在,更进一步认识抽象的生命意义等。在细菌培养的课程中,除了使用到专业实验室中的材料外,也加入了生活中的食物,像是香蕉、巧克力等,来制成培养基──成为孕育细菌的温床。而学生们也至校园中采集培养细菌的物质,放置在培养基上、保持一定温度,并经过一天的培养。这种生物培养的方式,除了是生物技术,也是视觉化的形式,视觉化这些细菌、霉菌这些常见的有机体,并提供新的媒介来传达我们的意识形态。

                                                                                                                                               This is an image
图一:2018北艺大生物艺术工作坊 细菌培养实验(摄影 / 林靖庭)
 
与其他学生不同,对于自身背景为生物医学的我而言,这些生物实验是再熟悉不过的技术。然而,最让我感到意外的,却也是此工作坊中的这些生物实验:常规的科学实验中,无不强调精准、干净、无污染等要求,但是在这生物艺术的实验中,重要的却是创作。在受过缜密、谨慎的科学教育下,学会的是遵守规范、进行实验做出研究报告,从来没有想过破除常规的限制、进行大胆的试验。像这样从技术层面出发的创作,往往会被自我限制住:经常思考的是如何获取纯粹而干净的资料进行数据转换、视觉化的呈现。相反地,出身于艺术领域的同学们,并不会被侷限在这样的规范中,他们拥有更多的想像力及创造力,并不会受限于科学常规的规范,他们所思考的是更宽广的世界。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图二、图三:2018北艺大生物艺术工作坊 细菌培养实验(摄影 / 庄佳宜)
 
 在了解完基础的生物实验后,各组学生开始提出发想的生物艺术计画:有的人利用培养出的细菌菌落数量来转换成声音资讯,创造出每个人独特的细菌声音;也有的人认为我们生活中抛弃的物质,对于其他生物而言是养分来源,因此透过培养这些废弃物中的细菌来制造食物,成为一份食谱,一份生物有机体的食谱。在这个工作坊里,令人难以想像的不是实验,而是大家对于生物艺术的创造力。正或许是因为艺术家并非科学家,才能有广阔的视野去想像、创造。无论是艺术家披上实验衣或是科学家走出实验室,生物与艺术领域的结合,定能带给两个领域前所未有的想像。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提供了一种形式来解释生物、医学、科学等复杂艰涩的知识。这种借由艺术创作,向大众阐释科学概念的方式,不仅让大众开始认识并接触科学,更是让科学研究者更能向外界沟通、传递讯息,让艺术作为沟通的媒介;而从艺术的角度而言,科学提供了技术概念、意识形态让创作者拥有更宽广的想像空间、更深层的议题探讨。这看似差异甚大的两个领域,其实最终都回归到相同的问题意识,只是科学家和艺术家提问的方式不同罢了。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合作日益增加,我们更能期待科技艺术将会带给大众新颖的生物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