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教學之間的實踐:陳愷璜校長專訪

看板人物
2019-09-27
撰文/藝術跨域研究所 梁廷毓
編輯/教學與學習中心 魏心怡主任、吳紋綾助理、秘書室 顏珮媛專員
 
時間:108/03/25(一) 下午2:10 
地點:校長室
訪問者:教學與學習中心/魏心怡主任
攝影:動畫系/楊芷菱

 
This is an image
圖1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陳愷璜校長
 
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也是跨領域藝術家的陳愷璜教授,長年以來為藝術文化領域的重要支柱,貢獻良多。陳校長於文化政策多有獨到見解,對臺灣藝術生態環境、未來藝術人才培育等議題,提出擲地有聲的思辨與建言;於教學方針鞭辟入裡,透過深入觀察深受日、美、歐教育養分浸潤的臺灣藝術教育,開拓具臺灣特色的藝術美學;於藝術教育方面,鼓勵理論與實務並進,引領莘莘學子拓展跨域視野,期許師生在藝術教學,保持創造性與實驗性發展。

身為跨領域藝術家,陳愷璜校長長年關注「文化本體論之不可能性的變異性上」、「不斷轉向的誤衍主體」(Trans-subjectivity paralogic),例如他在1998年的作品《周.海徑:月亮是太陽》(Sea Route:La Circonference)以環行臺灣展開文化測量,藉由「去領地」的航海觀與作品命題交互辯證,看似「海洋遊牧」實則「宇宙漂浮」的主題轉向,展現出另異的探索與行動。
對陳校長來說,繞行島嶼一圈、航行臺灣不靠岸,不僅是一種哲學性的行為與想像,亦是一種強烈的變異性格展現;另一方面,繞島航行的流動過程,即是創造一種差異行動,而非僅是客觀範疇裡的實踐形式。完成《周.海徑:月亮是太陽》這項作品之後,陳校長藉由重新描繪「臺灣」之概念,透過藝術自身內部,或是哲學性的跨越,開始嘗試與展現更多面向的藝術創作。
在藝術創作中的哲思與樣態,具體實踐於陳校長剛接任北藝大校務時所提倡的治校理念四大主軸—「藝術性」、「哲學性」、「知識性」與「公共性」。其中,「藝術性」看重的是「差異」,追求從每個師生、學校到國家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再者,「哲學性」,強調對人類生存處境與意義的本質性探索,期待能為藝術疆界的開拓、人類未來的發展做出貢獻。
至於在「公共性」部分,則希望藝術可為公眾分享,縮小階級、族群與性別差異,形塑國民的集體意識,這也反映在近年來學校積極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 USR),期盼讓每一位參與大學教育的人都能體認到,作為大學的一份子,如何與外在社會產生聯繫,與世界如何形成一個溝通網絡,彰顯「公共性」在這個時代的重要性。
This is an image
圖2陳愷璜校長受訪
 
藝術大學作為「感性啟蒙」的基地
對於北藝大「感性啟蒙」的藍圖與思考,陳愷璜校長以教育部在五年前開始推動的「國高中教師表演藝術與新媒體藝術研習計畫」為例,他進一步說明,教育部為活化教學、紮根美感教育,有系統的建置起國高中教師們在藝術人文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資源環境,委託北藝大承辦此項計畫,且逐步地將「感性啟蒙」的概念帶入該計畫中。
陳校長認為,從大航海時代之後,或是帝國殖民、工業革命之後,理性思辨不斷展現其重要性。換句話說,人們雖然在近百年來接受了理性啟蒙的益處,但也受其負面的影響。他說明,北藝大身為高等藝術學府,如果要談「感性啟蒙」對應「理性思辨」,如何更貼近藝術大學在專業上的可能性,最終還是要回到「人」的立場來審視「感性」是否才是一個終極性的判準。因為,「理性思辨」在知識系統中扮演著絕對的角色,但終究無法替代感性認識在人生命中的連結經驗。
陳校長提到,「感性啟蒙」不單只是知覺,或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而是各種細緻的感知能動。學生在北藝大求學過程中所獲得藝術生涯的啟發,不必然最終會成為藝術家,但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他們會學習到往後生命應如何規劃,如何將自己放在與世界的巧妙聯繫,這才是藝術大學對於個人生命最大的輔助與扶持。而學校方應提供更全面、激發個人感性認識的課程及活動,藉此深刻啟動生命中重要的起點,激發作為「人」的創造力。
 This is an image
圖3陳愷璜校長受訪
 
北藝大未來發展及推動規劃
於訪談過程中,陳愷璜校長展示了他規劃的「近未來發展計畫圖」並說明對北藝大未來發展之期許。該圖共有六個部分,陳校長說明,若用學校整體的角度去看,北藝大現階段迫切需要的是,如何讓藝術要件變成一種「資產」。他解釋,「資產」所談的不只是金錢,而是各種形式資源的諸多面向,要讓這些藝術要件開始具有其生產性。
This is an image
圖4校長治校規劃—近未來發展計畫圖
 
給下一輪教學與學習的備忘錄
對於北藝大老師們的期勉,「無論是哪一藝術學門,當談及未來,在教學相關的參與上要能有一種可能性,嘗試去開啟更強烈、具實驗性的教學方法」,陳愷璜校長如此認為著。
過往的學習方式已是明日黃花,當今趨勢是透過多元的媒介、網絡平台展現「教」與「學」之間的可能,因網絡的即時性,轉化出更多樣的發展,以多向度方式展現與以往不同的教學差異。
展望2030年北藝大未來的教與學,陳校長表示,如果要去想像2030年,可以參考兩部電影。一是Ridley Scott (雷利.史考特)執導的電影Blade Runner / 銀翼殺手》(1982年),主要敘30多年後,也就是於2019年發生的故事。這部電影另於2018年推出續集,並延續前集再次以描述30年後作為主要場景,也就是的2049年所發生的故事情節。
陳校長表示,如果要去談一個幾十年之後的事情,倘若我們沒有想像的能力,就不可能去執行一些充滿創造性的實驗。因為,實驗性與創造性不會因不合時宜而被翻轉,有時候不合時宜反而能呼應當下,舉例來說,像是氣候異常的發生,當一個相當乖張極端的狀態圍繞著生活環境時,人們應該具有更敏銳的覺察與反饋,因此當我們嘗試著談論著不管是10年、20年,或者30年後的未來的事情時,這肯定不容易回答,但我們可以準備好的是,具備有探問、創造性、充滿高度實驗性的能力,及豐富的想像力,並以此態度,來面對這些不可預知的挑戰。
 
北藝大未來治校方針與藝術人才培育之思索
北藝大即將邁入第37年,未來臺灣社會將面臨人口結構的改變、高齡、少子化,或者是AI科技的蓬勃發展,將來北藝大的治校方向,或是藝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也必定會順應臺灣大社會的環境重新思考。
面對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科技的強勢介入,對於未來北藝大的治校方向、藝術專業人才培養之思索,陳愷璜校長表達其獨到的想法與見解。他說到,藝術家透過其全知的感知經驗,藉由感性認識的能力,敏銳的去感受世界如何在變動,不管是時間還是空間,這種動態的呼應關係,即是藝術能夠持續存在的關鍵因素。他強調,人的感性認識、心理精神要能完全被機器、AI取代,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科技影響與替代倒不是危機,可看待為發展的必然;靈魂沒有辦法透過科技方式製造出來,因為靈魂不可名狀,也不可取代,就如同當代科技無法捕捉那稍縱即逝的想像,與乍現的靈光。


TNUA影音知識庫>>專訪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