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跨〔欲〕•初心•儀式》系列講座第四場〈身體觀•功夫論•真理〉

跨域創新課程
2023-12-07
文/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生 黃冠勻

2023北藝大博士班平台實驗室系列講座壓軸場〈身體觀•功夫論•真理〉,我們返回初心,以「真理」的探討、追問、回應講座的最初發想:

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且唯一能做的,便是回到〔初心〕--一種個人經驗 與情感脈絡的寄託。

〈身體觀•功夫論•真理〉突破一般的傳統講座形式,結合上半場「蘇菲旋轉靜心」身體實作的工作坊,以及下半場楊儒賓和鍾明德兩位教授的深刻對談「當王陽明遇見葛羅托斯基:我們還回的去〔初心〕嗎?」整個講座歷時四個小時,呈現出既豐富又精實的複合式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楊、鍾兩位「行動派」教授同樣全程參與了工作坊實作,使得上下半場由動到靜的講座過程更具連貫性。

圖1、2023年11月20日〈身體觀•功夫論•真理〉工作坊側拍(攝影:張喻涵)
120231120日〈身體觀•功夫論•真理工作坊側拍(攝影:張喻涵

首先揭開序幕的是,由「AKASH阿喀許心靈教育」創辦人AKASH老師帶領的「蘇菲旋轉靜心工作坊」(Sufi Whirling Meditation),以身體力行的功夫論引導與會者進入一個令人陶醉、出神、狂喜與合一的神祕靜心境界。蘇菲旋轉源自伊斯蘭教神祕的蘇菲教派,是最古老的靜心技巧之一,也是最強而有力的一種技巧。相傳十三世紀時,土耳其詩人魯米(Rumi)連續旋轉三十六小時後方可成道,之後旋轉就成為蘇菲教派的重要修練方法。

透過AKASH老師解釋:我們的身體部位,頭代表理性,上半身表示感情,下半身就是執行力。蘇菲旋轉不需玄奧思考,只需以經驗貼近自我神性。張開眼睛,打開手臂,藉旋轉釋放雜念。右手掌心朝上天空,左手掌心朝下大地,連結天空與大地之間,眼前世界無論如何地持續變換,自己卻身處於旋轉的颱風中心,當我成為了颱風眼,霎時回到中心,感到完全地寂靜,達到天、地、人合一。
Die before you die

圖2、「蘇菲旋轉靜心工作坊」教學紀錄(攝影:張喻涵)
2蘇菲旋轉靜心工作坊教學紀錄(攝影:張喻涵

蘇菲旋轉:一個超越恐懼的體驗,如同蘇菲教徒所帶的高帽子即為墓碑的象徵。偶然夾雜著的興奮、狂喜,不是快樂與否的二元問題,而是立於颱風眼中心頓悟抵消一切死生

到了下半場,楊儒賓教授從自身大學經驗出發,分享著台大男七宿舍的軼聞與靈異傳說,並以〈主敬與主靜〉作為文本,從一種特殊儒學的靜坐文化的功夫論與蘇菲旋轉進行對話。「主敬」和「靜坐」雖同屬理學文化中的兩個核心概念。一般認為以「靜坐」為實質內涵的「主靜」方式偏於靜,「主敬」則融貫動靜,兩種較寬廣意義上心學法門中,「主靜」心學傾向明顯,「主敬」則超出了意識哲學的界線。「主敬」聚焦在「一」的狀態,事實上,它當落在身心行為層面上,顯現帶有「理」的導向。

「主敬」的工夫強調從意識在最精微之處的自我體證以至精神能量最分散之處的智性活動,皆有一種「精神凝聚」的作用貫穿其間,並使得所有的人世間活動都可獲得一位定向定位的意義,這樣的精神冒險是極值得留意的。


文章總結到:「主敬」是「帶主智導向而具行為理則的靜坐」,與蘇菲旋轉直接呼應:

「主敬」對治者不僅是技術性的「靜坐」修煉方式,而是不同理想類型的「直接性的意識突破」之工夫論。


關於形氣論,楊儒賓教授指出「氣」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繪畫與詩歌中所在多有,舉凡意識、心靈作用一定與「氣」密切相關,如運用到內在身體的氣化。「心氣合一」概念包含意識和身體的連結點,形、氣、神的身體觀;個體(意識)與世界的潛藏關係和扮演的角色,人和天的問題;形而下至形而上的,所謂氣化修行。然而,從新儒家開始一直以道德主體為主要論述對象後,形氣論始終未被重視。

圖3、〈身體觀•功夫論•真理〉楊儒賓教授演講(攝影:張喻涵)
3、〈身體觀•功夫論•真理〉楊儒賓教授演講(攝影:張喻涵

緊接著,鍾明德老師企圖以〈葛羅托斯基的身體行動方法(MPA)和能量的垂直升降:可以用到你的關懷上嗎--譬如,蘇菲轉、打網球、讀莊子?〉為題,連結葛氏體行動方與王陽明的「致良知」,其內容包括:一、煮開能量(boiling of energy)的技術;二、身體行動方法(MPA)及其原理;三、從MPA看王陽明的「致良知」;四、最後的問題:Be with I2。

形象 [I2] 鑒臨我。我無從經驗她,描述她,而只可實現她……我實現形象之時就是我敞亮她之時。我指引她惠臨「它」 [I1] 之世界。所創造的藝術品呈現為一系列可經驗、可描述的性質之聚合,因之它為眾物中之一物,但它不時向虔誠敏感之觀照者顯露其本真面目 [ I2,此即靈光 ]。(布伯1996: 9

 

圖4、鍾明德老師演講(攝影:張喻涵)

4鍾明德老師演講(攝影:張喻涵

鍾明德老師以上述文字為引,開啟接下來穿越中西古今「楊儒賓和鍾明德相對論」對談的契機--〈當王陽明遇見葛羅托斯基:我們還回的去〔初心〕嗎?〉鍾老師率先拋出西方的訓練方法能否拿來看王陽明的疑問,並表明探討精神鍛鍊在學術界確實是個禁忌話題,因應語言指涉的敏感話題,氏將trance(出神)用語改為total act(圓滿行動),藉此規避學術的打壓,而葛氏的客觀戲(Objective Drama)著實影響台灣當時的劇場界,即為一種尋找合一的辦法。此外,MPA不是知識論的而是功夫論的問題,如瑜伽沒有內在,僅存美容美體方法而已。

楊儒賓教授經由梳理王陽明頓悟前所下的功夫,以至於如何達到致「良知」的生命狀態。對於家庭生活不安定的王陽明自小對生死問題一再探究,終在三十七歲時,於每天坐在的棺槨上參悟。從日常的調氣、靜坐等修行法則精通,如文獻中紀載王陽明至少達到了他心通境界;諸子的格物致之修行亦不可少。二者間的矛盾使得後者窒礙難行並隨之捨棄,著名例子便是格竹吐血、抱病的故事。

圖5、楊儒賓和鍾明德相對論座談(攝影:張喻涵)

5、楊儒賓和鍾明德相對論座談(攝影:張喻涵

相較諸子將知識擺放於重要位置,認為未經知識之過程皆是枉然,王陽明則持相左意見,認為良知不需要有知識的位置,是簡易的、是直覺的。王陽明時代認定了他已然掌握到宇宙真理(I2),彷若最偉大的藝術家擁有的靈光(Aura)。王陽明生前影響力早已廣傳遍布整個中國,甚至遠渡重洋傳到日本,陽明學成為日本現代化的主流思想之一,特別影響了倒幕運動、明治維新等重大歷史事件。「良知」猶如一體兩面般,是感召亦為權威,所謂載舟覆舟。鍾老師則提醒到I2的道德問題,必須謹守清規戒律,無論在思考與實踐層面,皆過著更加自制的生活才是。

圖6、博班實驗室〈身體觀•功夫論•真理〉講座暨工作坊合照(攝影:張喻涵)
6博班實驗室〈身體觀功夫論真理〉講座暨工作坊合照(攝影:張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