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的眼睛
藝趣學
2020-04-10
計畫執行者:張容慈
計畫期間:2019.07.08-2019.09.04
計畫地點:以色列
關於計畫
對於許多宗教與種族來說,以色列是一塊初始之地,同時存有許多紛爭,不論是把時間軸拉長、或是將地圖攤開來看,種族、國家、文化、信仰之間衝突不斷。我對台灣以外的人的思考模式非常好奇,面對工作.家庭,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及生活態度,包含了文化如何影響整個社群以至於個人。想透過個人的身體移動、服務、藝術創作,讓作品有更多層面的發展,主要聚焦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國家與自我認同議題之上,藉由走訪他者進而反思自身。
體驗心得
以色列的人口組成主要為猶太人,他們曾經走過一段黑暗時期,也就是二戰的納粹大屠殺;台灣也曾有過一段白色恐怖,但雙方面對各自過去的態度卻截然不同。以色列人團結,非常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但反觀台灣,面對過去,許多人是不敢出聲或者不想出聲的。我想從台灣之外找尋一種重新面對的態度,這是我參與計畫前的自我期許,但踏上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土地後,我的想法與觀念卻逐漸地改變了,也確實體驗到全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我希望能在當地停留較長的時間,才能更深入了解與體驗這塊有著續許多故事的土,因此選擇到當地機構以國際志工的身分服務,幫助身心障礙者過他們的日常生活。大部分病患並沒有自主行為能力,生活所需皆須安排人員照顧;在服務期間,一個禮拜有兩天可自由排休,安排外出行程,我將重點擺在巴勒斯坦──也就是以色列人所說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
日子是志工服務與藝術漫遊交錯著的,一方面我在以色列服務,一方面探索著對於以色列人來說並不存在的巴勒斯坦領土。記得有次,我向負責人解釋自己人在巴勒斯坦,因此無法出席會議,負責人回我:「親愛的,巴勒斯坦並不存在,你現在到底在哪裡呢?」讀了訊息的我站在伯利恆大街上露出一抹尷尬的微笑,只好回信表示,我在伯利恆。
以色列人對於巴勒斯坦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或許是因為處處被壓迫的原因,巴勒斯坦人對遊客,所謂外來者,總是特別友善,因為他們想讓巴勒斯坦被看見。這裡並不像印象中的四處充滿戰亂,相反地,這裡就是當地人的家,他們的根、生長的地方,大部分時候平靜祥和,西側隔著一面牆,東側隔著地球最低處死海,多數的人過得並不容易。與認識的兩位來自保加利亞的律師一起走訪隔離牆,我們沒有笑,看見了許多無辜的哀愁。並非認為巴勒斯坦人完全無辜,我們都很清楚高牆被築起是有原因的,但這對大部分人是不公平的。在那,我也看見了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彷彿感受到了靈光,或許是因為他們迫切地渴望自由、渴望訴說,那是一種潛藏很深的力量,我深深地被震懾到了。幸運地,我總有機會認識當地人,其中一位打從一開始就讓我覺得非常特別,後來發現,他的生活哲學就是:活著要過得快樂。他帶著我與朋友開車到位在小山上的歷史遺跡Sybastia──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羅馬古城。我們在那裡閒聊,看日落,我告訴他,台灣的日落和此處截然不同,並相約等我回國後,會將台灣的日落送到巴勒斯坦。我們也談到了他的內心話,由於他的英文能力並不好,我們用Google翻譯交談,手機上寫著「我們在這裡很快樂,但是我們需要自由。」看見這句話時,遠方的以色列軍隊正守在對外道路口。
這些日子以來,影響最大的並非為實質上完成什麼作品,而是我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創作觀的轉變,最重要的一點,我學會了如何更愛自己;在台灣我們很少被問「你想要什麼?」通常我們不會那麼專注在「我」這個字上,但在國外,許多句子都是以「你想……?」作為開頭。藝術漫遊前,我是一個不注重生活品質的人,為了金錢能省則省,任何東西都會選擇最便宜的,如今我會在價錢與喜好之間找尋平衡點。以前我總是很倉促,旅程中我體驗到,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步調可以如此悠閒,不必像身處大都市裡那樣匆忙,現在的我學會了放慢腳步,那樣能更持久,而且能看得更多。
關於創作層面,我關心的是政治面,人權,我看見了除了台灣以外的國家也正在發生類似的問題,而回到這些問題的本質,不外乎是霸權、人權、自由意志和反抗。過往,我只看得見白色恐怖的悲傷,但現在看到了事物的本質,以及能付出行動實質地解決問題。出去看過後才知道,創作方式與態度可以再更直接、更有力量,如何達成這點,必須問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只有那樣才能看得更清楚,對於許多政治面向的思考也更會清晰。
旅程中,我也去了以色列的許多古城,但沒有一個地方像巴勒斯坦,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我發現巴勒斯坦的處境其實與台灣更為相像,背後的政治因素非常複雜,真相或許誰都不知道,也異常難解。我能做的是,持續關注台灣與中東的政治議題,畢竟要談論這麼龐雜的議題,我知道的還是太淺了。我所學的專業媒材是版畫,我想利用版畫複印的特性,以這兩個月所看見的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做一系列作品,並架設個人專頁發表。另外我想到幾個獨立書店分享我的經歷,因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是一塊未知的領域,我想分享與他人所知的不同,以實質付出做出微小改變。
計畫期間:2019.07.08-2019.09.04
計畫地點:以色列
關於計畫
對於許多宗教與種族來說,以色列是一塊初始之地,同時存有許多紛爭,不論是把時間軸拉長、或是將地圖攤開來看,種族、國家、文化、信仰之間衝突不斷。我對台灣以外的人的思考模式非常好奇,面對工作.家庭,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及生活態度,包含了文化如何影響整個社群以至於個人。想透過個人的身體移動、服務、藝術創作,讓作品有更多層面的發展,主要聚焦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國家與自我認同議題之上,藉由走訪他者進而反思自身。
體驗心得
以色列的人口組成主要為猶太人,他們曾經走過一段黑暗時期,也就是二戰的納粹大屠殺;台灣也曾有過一段白色恐怖,但雙方面對各自過去的態度卻截然不同。以色列人團結,非常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但反觀台灣,面對過去,許多人是不敢出聲或者不想出聲的。我想從台灣之外找尋一種重新面對的態度,這是我參與計畫前的自我期許,但踏上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的土地後,我的想法與觀念卻逐漸地改變了,也確實體驗到全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我希望能在當地停留較長的時間,才能更深入了解與體驗這塊有著續許多故事的土,因此選擇到當地機構以國際志工的身分服務,幫助身心障礙者過他們的日常生活。大部分病患並沒有自主行為能力,生活所需皆須安排人員照顧;在服務期間,一個禮拜有兩天可自由排休,安排外出行程,我將重點擺在巴勒斯坦──也就是以色列人所說的約旦河西岸(West Bank)。
日子是志工服務與藝術漫遊交錯著的,一方面我在以色列服務,一方面探索著對於以色列人來說並不存在的巴勒斯坦領土。記得有次,我向負責人解釋自己人在巴勒斯坦,因此無法出席會議,負責人回我:「親愛的,巴勒斯坦並不存在,你現在到底在哪裡呢?」讀了訊息的我站在伯利恆大街上露出一抹尷尬的微笑,只好回信表示,我在伯利恆。
以色列人對於巴勒斯坦的態度是非常強硬的,或許是因為處處被壓迫的原因,巴勒斯坦人對遊客,所謂外來者,總是特別友善,因為他們想讓巴勒斯坦被看見。這裡並不像印象中的四處充滿戰亂,相反地,這裡就是當地人的家,他們的根、生長的地方,大部分時候平靜祥和,西側隔著一面牆,東側隔著地球最低處死海,多數的人過得並不容易。與認識的兩位來自保加利亞的律師一起走訪隔離牆,我們沒有笑,看見了許多無辜的哀愁。並非認為巴勒斯坦人完全無辜,我們都很清楚高牆被築起是有原因的,但這對大部分人是不公平的。在那,我也看見了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彷彿感受到了靈光,或許是因為他們迫切地渴望自由、渴望訴說,那是一種潛藏很深的力量,我深深地被震懾到了。幸運地,我總有機會認識當地人,其中一位打從一開始就讓我覺得非常特別,後來發現,他的生活哲學就是:活著要過得快樂。他帶著我與朋友開車到位在小山上的歷史遺跡Sybastia──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羅馬古城。我們在那裡閒聊,看日落,我告訴他,台灣的日落和此處截然不同,並相約等我回國後,會將台灣的日落送到巴勒斯坦。我們也談到了他的內心話,由於他的英文能力並不好,我們用Google翻譯交談,手機上寫著「我們在這裡很快樂,但是我們需要自由。」看見這句話時,遠方的以色列軍隊正守在對外道路口。
這些日子以來,影響最大的並非為實質上完成什麼作品,而是我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創作觀的轉變,最重要的一點,我學會了如何更愛自己;在台灣我們很少被問「你想要什麼?」通常我們不會那麼專注在「我」這個字上,但在國外,許多句子都是以「你想……?」作為開頭。藝術漫遊前,我是一個不注重生活品質的人,為了金錢能省則省,任何東西都會選擇最便宜的,如今我會在價錢與喜好之間找尋平衡點。以前我總是很倉促,旅程中我體驗到,原來生活可以這樣過,步調可以如此悠閒,不必像身處大都市裡那樣匆忙,現在的我學會了放慢腳步,那樣能更持久,而且能看得更多。
關於創作層面,我關心的是政治面,人權,我看見了除了台灣以外的國家也正在發生類似的問題,而回到這些問題的本質,不外乎是霸權、人權、自由意志和反抗。過往,我只看得見白色恐怖的悲傷,但現在看到了事物的本質,以及能付出行動實質地解決問題。出去看過後才知道,創作方式與態度可以再更直接、更有力量,如何達成這點,必須問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只有那樣才能看得更清楚,對於許多政治面向的思考也更會清晰。
旅程中,我也去了以色列的許多古城,但沒有一個地方像巴勒斯坦,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我發現巴勒斯坦的處境其實與台灣更為相像,背後的政治因素非常複雜,真相或許誰都不知道,也異常難解。我能做的是,持續關注台灣與中東的政治議題,畢竟要談論這麼龐雜的議題,我知道的還是太淺了。我所學的專業媒材是版畫,我想利用版畫複印的特性,以這兩個月所看見的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做一系列作品,並架設個人專頁發表。另外我想到幾個獨立書店分享我的經歷,因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對大部分台灣人來說,是一塊未知的領域,我想分享與他人所知的不同,以實質付出做出微小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