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巡禮:一條通往淡蘭的長路

藝趣學
2020-11-10
計畫執行者:藝跨所林彥翔
計畫時間:109年8月12日 – 109年8月25日
 

計畫內容
淡蘭古道為清代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的主要交通道路(現今臺北到宜蘭),從軍事防守、先民遷徙、通商的交通要道。身為發展較早的歷史古道群,淡蘭古道的文化底蘊豐厚,路上生機蓬勃自然景觀壯麗。古道主要分成三區,北區屬於軍事防守、傳遞公,中區則是先民為生存、耕山開闢的生活民道。承載著從拓墾到族群械鬥及和解的庶民記憶。沿途可見梯田駁坎及石砌土地公廟等先民信仰寄託,多處步道沿著溪畔。本次將由其中的小土地公廟(整個區域約有300座)為核心,試著走在先民的路上,並納入在地參與與實踐,以及現今發展狀況,進行一趟串連各地古道的巡禮。


 
This is an image
以兩周的旅程,把自己拋擲在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場域,花一整天與土地相處

 
計畫心得
在進行拍攝時,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小土地公廟宇實地走訪活動,其實許多地方先前都有走過,但以一趟持續兩週的旅程將其串連起來,感受與心境略有不同,把自己拋擲在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場域,花一整天與土地相處,讓自己回歸到一個沒有太多訊息干擾的狀態,只有自己的身體跟環境,還有一路伴隨著的土地公,似乎有種階段性小總結的感覺。
 
在這兩週的拍攝與探訪中,有許多人接觸的時刻,漸漸的發現地方其實有許多持續努力著的小人物,像是在「雙溪一十四」空間的庭碩,努力著以交換的方式經營有機書店,並串連許多資源舉辦在地活動;也有從台北回鄉做田野調查的在地青年,像是「創用溪溪」的幾位年輕負責人;以及在卯澳、馬崗持續維護環境以及紀錄地方記憶的志工隊,在有限的人力下,以軟性的方式阻擋馬崗大規模的開發帶來的迫害,甚至還在馬崗與卯澳兩地促成了展覽。旅途中眾多而難以細數的人事物,都深深地印記在腦海。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背著將近10公斤的攝影器材,只為了記錄淡蘭古道區域的上百座土地公廟,(左圖)小粗坑山神廟(右圖)巴賽祖師廟

 
記得在馬崗協助展覽佈置的時候,前一天剛好訪問卯澳地區的信仰文化,得知有位高齡90歲的乩童,在想該如何是好時,馬崗故事屋的朋友向我推薦這裡最年老的海女阿嬤,請她介紹我去找那位乩童阿公。阿嬤二話不說地邀請我載她過去,走入離海不遠的小路,在一棟很矮的石頭屋裡,住著乩童阿公夫婦。阿公談著他是如何被觀音佛祖選為乾兒子,幾十年間一直為公廟服務;但畢竟阿公也已經高齡,只能拼拼湊湊的說著故事,然而當下感受到他對於這份工作的自豪以及努力,也讓我在這次訪問一直感受到記憶與時間的重要。
 
其中也有數次非常深刻的經驗,例如剛走上福卯古道不久,我突然遇見四隻可愛的山豬寶寶,跳啊跳的在溪谷玩水,當下差點忘記山豬媽媽可能還在一旁警戒;壓抑住興奮的心情,我不敢有太大的舉動以免嚇到他們;從來沒想過能夠在山中親眼看到山豬,更別說是山豬寶寶,好像在迎接我的到來。以及某次拍攝結束後,發現有數百隻蜜蜂在我要離開的道路上擾動,嗡嗡聲在數公尺外的我都覺得很大聲,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我向一旁的土地公說明來歷,不久後蜂群便紛紛散去。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慈仁宮採訪                                                                                                            卯澳生態調查


有天在炎熱的太陽下,我於梗枋海灘數百顆巨大的石頭堆裡不斷跳上跳下,只為了尋找一顆依稀刻有「福神」字樣的大石。我好數度都想放棄,心裡想著這些大石頭都長得一樣,該何找起呢?抱持著一點疑惑與緊張持續的搜尋,過了許久,總算在遠處望見許多人們堆起的小石頭,推測這應該是大家做的記號;向前探尋,刻著文字的石頭就在一旁,當下我激動得難以說出任何話語,想著數百年前人們是如何選擇在海邊,將此作為一個重要的信仰節點,甚至經過數百年後還能留下痕跡讓後人所見,實在是非常珍貴。
 
整趟路程我背著將近10公斤的攝影器材,只為了記錄淡蘭古道區域的上百座土地公廟,10多天的旅程拍攝了約40座土地公,也作為一個契機與起頭,延續上個階段的調查、開啟另一個階段的行動。每一次的腳架定位、調整相機、測光、裝底片、按下快門的時刻,前前後後將近30分鐘的拍攝期間,並未包括尋找與通勤的路程,但我確這些必定會化成珍貴與重要的養分,為後續的計劃提供堅實的基底。


 
This is an image
隆嶺古道七星堆

 
過程中體會到所有的事情都會被強大的能量捲動,只要自己很想去做那件事,總有時間完成。在拍攝的時候,常有背包太重的負擔或是獨自入山的恐懼,曾幾度想放棄,但最後還是堅持到達了目的地。拍攝期間也是讓心沈澱的過程,學會如何與自己更深刻的對話,也知道如何友善地與每一個人應對。回到家後花了一點時間回想與消化,在吸收這些經驗之後,其實與當初的構想差不了太多,但多了一點小改變,也對於土地公的分佈更有系統的概念,之後會再持續的往雙溪、貢寮進行之後的田野踏查,並參與更多的在地活動。最直接的收穫是,正式的將許多土地公納入記錄,更重要的是與在地的人事物有更深刻的連結。

 
This is an image
拍攝期間也是讓新沉澱的過程,學會如何與自己更深刻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