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相視的人
藝趣學
2020-06-10
計畫執行者:羅婉云
計畫期間:2019.7.23-2020.8.5
計畫地點:日本香川縣瀨戶內海
計畫期間:2019.7.23-2020.8.5
計畫地點:日本香川縣瀨戶內海
計畫內容
以藝術復甦海域、成功活化小島的藝術季為出發,在藝術家、島民、旅人三者之間,經由一段旅程集結這些日夜與海相視的人的雙眼,交疊出海與島的模樣。
延伸之前創作研究的海島人地關係和食物文化,分別由文化的、地方的、飲食的三種面向,從生活與藝向海島進行雙向地描繪。以「海的復權」2019瀨戶內海藝術季進行切入,進行為期2週6座島的跳島旅行。
並以一島一夜的緩慢移動,在親身走入島嶼、和島民共同生活的旅程中,見證地方如何透過藝術的力量與大環境抗衡、並成功創造復甦奇蹟。回看現今在城市高度膨脹下,所帶來的改變和所謂「進步」背後的效應。
以藝術復甦海域、成功活化小島的藝術季為出發,在藝術家、島民、旅人三者之間,經由一段旅程集結這些日夜與海相視的人的雙眼,交疊出海與島的模樣。
延伸之前創作研究的海島人地關係和食物文化,分別由文化的、地方的、飲食的三種面向,從生活與藝向海島進行雙向地描繪。以「海的復權」2019瀨戶內海藝術季進行切入,進行為期2週6座島的跳島旅行。
並以一島一夜的緩慢移動,在親身走入島嶼、和島民共同生活的旅程中,見證地方如何透過藝術的力量與大環境抗衡、並成功創造復甦奇蹟。回看現今在城市高度膨脹下,所帶來的改變和所謂「進步」背後的效應。
圖一 跳島旅行的第一天-豐島,訂了一間房間卻換來了一棟房子
旅行觀察
回流的生命力,離開家鄉是為了帶給家鄉更多,由鄉情發起的藝術季
「島」即是「展覽館」,每三年一次,位於日本香川縣的瀨戶內海上;橫跨春夏秋會期的藝術季,其中以重新活絡小島嶼海域為核心概念,10多年來發展、累積了豐富的創生計畫和來自各國的現地製作創作。
選擇以瀨戶內海藝術季為這次旅行的主軸,源於自己的海島情懷。台灣雖然同樣也是座海島,藝術在這塊土地上卻相對發展得很低調,低靡的藝術生態讓這一世代的年輕創作者蒙上一層濃濃的厭世情懷。因此,我想透過親身走入島嶼、在各個不同島嶼間的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觀察,透過其他島嶼的案例,來反觀在台灣,藝術如何點亮地方?是甚麼改變了藝術和地方的關係?
圖二 瀨戶內海藝術季 島與分布圖
因此這次的旅程,不同於常態一般推薦的當日來回高松港的模式進行,選擇以一島一夜的方式,展開不被時間追趕的跳島旅行。令同樣來自海島的從事藝術創作的我最為動容之處,莫過於這一切的起源來自於地方自救的愛鄉情懷、而非官方推動的觀光產業。原本的島上青年,在外事業有成後,回來看到自己的家園正因高速的城市發展而沒落,便以企業的名義為家鄉的未來投入資金、呼喚更多的同鄉加入,就此拉開了藝術季的序章。目前不但已躍升成為國際級的藝術季,甚至成功的使原本沒落的瀨戶內海上的小島復甦,透過藝術帶動全世界隨著海流重新流入新的生命力。
圖三 很多作品由室外延伸到室內,室外會做局部開放攝影,滿足現代人打卡拍照的慾望
反其道而行,越是不給拍、你越想來
藝術季中的作品多數的作品是不能拍照的,這點我非常喜歡。除了保持作品觀賞時的流暢性和觀賞品質,也能大大的降低作品被破壞的風險。在這兩個禮拜間,我的觀展狀態一直都是舒服的,觀者可以更專注在環境和作品間的關係,也不會為了貪圖美照而阻擋其他人的觀展動線。相對於台灣現今大小展覽都要顧及打卡、網美照的宣傳效益,而嚴重犧牲的觀展品質,瀨戶內海藝術季看似不親民的規定,在提升作品觀看品質的同時,也改變了現代人的壞習慣,自然也不會有人想去破壞這項規定。
圖四/五 橫尾美術館直接在外觀營造出手機濾鏡的變色效果,讓想要拍照的民眾,產生怎麼拍都很像後製出來的困擾。
少了照片在網路上氾濫的流傳,想要看作品,你就得要親自來看。我自己的觀察是:這樣的操作不但觀看人數不會減少,反而大大的提升海外的旅人非要來一趟的吸引力。畢竟所有的作品都散布在多個不同島上,若能夠透過網路就能看到,想必在這樣的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快就會被輕鬆滑過。每三年只有一次、唯有透過自己的雙眼才能收藏的藝術創作,巧妙的利用藝術的渲染力和限定特質反轉了地利上的不便。在旅程中,比起日本當地的遊客,遇到更多來自法國、西班牙…相對較遠的國家的家庭、三五好友千里迢迢跑來這片海域、抹著厚厚的防曬和大頂遮陽帽,在島嶼和島嶼間探索著。
圖六/七 豐島美術館,將人和天地連結在一起,美術館本身就是個藝術作品。
因藝術季才重見光明的黑歷史 大島
接近旅途的尾聲,完成海上漂泊、島宿的生活, 返回高松港住宿,期間和民宿老闆聊到自己這趟旅程的目的,他推薦了幾乎沒甚麼人提過的島嶼「大島」。
透過老闆娓娓道來這座島嶼的故事,他強調這座島上的藝術作品不是為了吸睛、討遊客歡心而做,而是為了向旅人甚至是日本人揭露曾經被社會遺忘的黑歷史。
過去日本曾發生無法醫治、令人 畏懼的傳染病,沒有人知道這是甚麼病又該如何醫治,其實 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 「 痲瘋病 」 。雖然在現代這並不是 甚麼嚴重足以致命的病症,但在當時 有限的 醫療知識 和封閉的社會風氣下,患上痲瘋病的患者就向患上瘟疫一般飽受受社會排擠和唾棄,最後由於病情快速蔓延甚至引發了社會的惶恐和動盪。而日本政府的做法則是下令將所有的患者,流放到大島進行隔離。
這項命令拆散了無數的家庭,老闆說在那種社會氣氛下,即使是年幼的孩子染病,父母也會毫不留情地馬上與孩子斷絕關係。在當時,只要染上了這個怪病,就會失去原有身為人的所有牽絆 、 原有的身分,在島上只有「患者」你不再是某人的丈夫或妻子、不再是某個家庭的孩子或長者。
圖八 大島展間
訴說已逝者的過去,一個房間就是一篇日記
島上生活瀰漫著濃厚的恐懼和被遺棄的絕望,無法醫治的痲瘋病患者,多數失明或是失聰,有的會四肢變形和壞死,加上島嶼上所獲得的資源並不多,悲傷的慘劇像是大島的日常,每天不斷上演著。
直到現在仍有已經痊癒的原患者居住在島上,然而長期與社會隔絕的他們也無處可去,畢竟和親屬的關係早已斷裂,只有濃濃的鄉愁,卻回不到任何地方。藝術家們透過已逝者的家,作為為他們曾經活過的見證,作品呈現他們生前的自白,每一間房子就代表著那個人,每一間房間就是一篇日記。
一踏上大島,便能聽見來自四方此起彼落的音樂,用廣播的喇叭循環撥放著不同的樂曲,在知道大島的傷痛後這些音樂顯得過於歡樂而詭譎。民宿老闆說這些音樂是幫助那些已經失明的患者能夠辨識路的方位和方向,而全天不間斷的撥放著。在大島上這些喇叭隨處可見。而地上的刻意畫在中央的白線亦是為了幫助盲者認路。被高度隔離的大島,物資自然也獲得不多,來到大島後患者們開始學著製作各式各樣的漬物,一方面可以長期的保存食材,一方面也能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
圖九 被音樂圍繞的島,通往何處的白線
心得
海上的島,海洋是溫柔的擁抱還是無情的隔絕?
海島民族一向擁有其地理上和文化上的獨立性,這次的旅程中,在穿梭於各島之際,也能明顯的感受到各個海島的魅力和其所面對的問題──那就是圍繞著他們的那片汪洋大海。海給予島嶼獨特性卻也同時成為了隔絕外界的屏障,但也是導致人口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
旅程中,認識了離開島嶼的人和將夢想建築在島上的人,並且走入一個個已經與島嶼生活融合的藝術之中,那種同時讚嘆又同時感嘆的情緒是複雜的。但這是藝術產生魔法的地方,巧妙地運用其獨特性,反轉海洋和島嶼間的關係。身為創作人,在經歷這趟旅程後,那一份難以言喻的感動會在心中不斷翻動,藝術仍是藝術,甚至在自然環境中更具一份扎實的吸引力,但它也同時帶動了觀光、重新翻開日本的歷史、復甦一個地方原本沒落的靈魂。
圖十 晚上是只屬於小島的時光,很慶幸自己有留下每一個夜晚與島嶼相處。
海面上的島影,一體兩面的鏡像關係
全球化下我們所嚮往的城市繁榮背後所背負的代價是否已同樣隨著全球化而擴散?在這個夏季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酷熱,在跳島的過程中,我也透過瘋狂釋出的汗水想像這是提醒著我們環境的警訊。
豐島的極品空屋、小豆島的醬油街,這些在觀光的光環下似乎閃閃發亮,其實都是海島文化正在消逝的哀鳴。小島被迫使的改變反映著城市的過度開發,兩者間像是一個無法平衡的天平,卻又在同一個秤上搖搖欲墜。
當我望向這些小島的美好,彷彿能夠感受到來自海的另一頭、城市對鄉野絕對性的侵害,當我回到都市的繁榮,忍不住思考著或許正是這些繁榮誤導了我們對「進步」的理解?
同時藉由這次的跳島旅行、海島上的藝術季,重新見證藝術的能量,在漫遊的過程,親身經歷學院內所無法給予的突破性的全新視野,同時在旅途中發生的插曲和緣分都更完整了這份計畫的實踐。期許自己能夠運用這段旅程中的能量,持續活化自己的創作寬度。並在未來能夠透過藝術保存地方的記憶和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