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你為影──魏德樂的後喚術

看板人物
2021-05-10
撰文/何蕙君


德樂老師的作品中常見投影跟擬像,目的是喚起內在的自我,這個想法源於柏拉圖所描述的洞穴理論/洞穴隱喻(the Cave),「我們要認識我們自己的時候,就是在一個洞穴裡你看到一個光影,他會跟著你的生理變化,就像你就是一個光影,你就會覺得你是神,你就會覺得比如說你今天是站著你就覺得你是站著的,你坐著你就覺得你是坐著,但是其實那個影子是隨著你自己在變,也就是說現象一直在變,但是真實的你不會變」,在德樂老師的創作中,以多變的媒材去展現虛與實的二元對立,並保有對「本質」追尋,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中,虛也許是實的平行空間,兩者間的詰問,就交予觀展人來定義。

 
This is an image

 
微曦的創作之路
德樂老師談起他走向創作的初始,是在國中美術課上畫了兩顆柚子。
美術老師看了老師的課堂畫作,稱讚了一句「你柚子光影畫的不錯」,便將老師帶進美術社習畫。柚子的光影,逐漸拓染成每日午休的繪畫時光,並在喜愛繪畫的魏老師心中,萌起走向創作之路的初芽。
沒有刻意走向藝術創作的德樂老師,大學選擇的是計算機科學系,碩士班畢業後進入工研院服務,從事的便是多媒體工作,在風氣自由的工研院中,德樂老師與熱愛繪畫的同仁一起組織國畫社,對當時的老師而言,資訊是自己工作面向的專業領域,而繪畫是從一而終的喜愛。
 
偶然與必然的交互作用
專業與興趣看似兩條平行線的狀態下,偶然間因吳念真導演的電影《多桑》,需要製作一部多媒體光碟片,當時的電影螢幕僅有240X160的大小,看見window intel 586的系統跑出光碟片時,在魏老師心中泛起了漣漪,原本資訊與藝術創作之間壁壘分明的界線,開始模糊了邊界。「一路走來,我很喜歡做視覺的藝術,科技藝術的整合其實一直都在進行,只是那時候我不知道它叫做科技藝術。」在工研院中服務10年,累積豐饒經驗的魏德樂老師,興起轉換跑道的念頭,便是進入校園中從事教學,老師說道:「我其實只是在做專業和興趣的整合,所以從資訊領域轉到藝術創作,可以說是一個偶然的過程」,而在偶然的過程中,對於藝術創作的熱情,想來是必然的存在。
千禧年時代,恰逢數位藝術興起,北藝科技藝術研究所創所不久,時任所長許素朱想做一個數位藝術,便聘請德樂老師前來合作。在邱坤良校長舉辦花卉藝術節時,德樂老師的作品《鏡花水月》在此藝術節問世,也成為藝科中心之寶。在過程中魏德樂老師很清晰的感受到,這就是他非常想做的事情。回顧這段從資訊到藝術跨領域的歷程,老師說道:「當自己準備好了機會來了你自然就會上了,這是我的一個經驗」。

 
This is an image

 
用理科與藝術的介質看見光
在老師投入教學後,深刻感受到資訊與藝術創作領域間的差異,理工系的學生注重定義和規格,藝術的學生擁有自己的想法,老師說道:「我常比喻理工科是訓練小螺絲釘,在一個系統裡把螺絲釘做好了,然後再整合的時候做處理就好了,但是在藝術創作呢是要打破過去的習慣,去替代過去所熟悉的習慣然後重新創作一個新的作品」。從框架內的訓練到打破框架教學,老師也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做出諸多改變,將原本平舖直述的理論課程,在北藝改以「可視化」的方式,讓理論與視覺藝術並存,並以廣與深作為發散,讓想像與創作有路可循。
在北藝十七年的歲月中,最讓老師深刻的便是「妖山混血盃」,是鼓勵北藝學子走出自身科系,與外系跨領域的活動。而「混血」之於魏德樂老師,則是從科技到藝術的現在進行式,混血的過程也許是場時空錯置的化學反應,不同的元素組合,都會創造新的意涵,因此德樂老師認為「科技藝術是π型人才,他有兩隻腳,除了專業知識以外,還要跨足另一個領域,無論是之前的科技藝術到現在的新媒體,中間的橫桿,就是串接兩者的能力」。
 
挖掘內心的投射與成像
創作是打破框架的過程,在從框架中探出枝枒之前,必須先建構框架。在德樂老師眼中,新媒系的學生擁有獨立的特質與想法,比起深厚的理論,更注重於想像的具體化、可視化,「我常常會和學生講,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因為這樣才能克服它。」因此老師多用容易和自身貼合元素,讓學生的具象化生活經驗有所觸動,就有動力去克服技術的困難,建立起學生創作的動機,老師也相當重視學生接觸當代作品的經驗堆疊,因此每一年的教材,都是德樂老師收集最新的媒材加以整合分析,最後傳授給學生,對老師而言這是一個挑戰,也是豐饒的收穫。
除了理論的堆疊與媒材的應用,德樂老師也將創作視為是一種療癒,「很多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其實也是在透過作品去看待過去成長的過程。對他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你常常看到學生的作品都離不開自己的家庭」,透過陪伴與對話得過程,為學生指一條內在的追尋的路徑,「創作的動力就是你想說的話但是你說不出,是個傷痛,但是會讓你的作品很有力量。很多作品是他的傷痛夠有力量,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那個傷痛你重新去面對它,不再是一個傷痛了而是一個創作的動力」。
 
 
This is an image

 
前路有霧,也有光
老師憶起新媒系成立之初,首屆學生的問題便是「新媒體的定義是什麼?」實踐的前路是沒有人走過的,因此佈滿遮蔽視線的迷霧,如果前路朗晴無雲,相對的來說機會就會變小,因為這條路上已經有人了。
走出洞穴亦或是迷霧之後,外面是有星星與月亮的世界,德樂老師謙虛的說,也許他也還沒看到星星月亮,只是努力朝著洞外的世界前行,必須用生命歷程去摸索,用感官去追尋,用自己的方式往霧裡闖,德樂老師說道:「因為這條路迷霧很多,機會很多,也就是說我們走在時代的尖端,要做很多實驗。但只要好好做,前面沒有人擋你的路,無前例可循,才可以創造機會」,想必行至霧的最深之處,每個人都能看見的以自身為名的星星



108年度教學傑出教師—魏德樂院長訪談影片:https://admin.media.tnua.edu.tw/media/s/gC40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