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好書】高等教育中的服務學習:重要議題與方向

悅讀北藝
2019-05-22
文/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 陳齊奐,吳玉鈴 

 
 高等教育中的服務學習:重要議題與方向2044_195e0707.jpg
書名:Servic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Directions
作者:Dan W. Butin

出版日期:2005年7月


「服務學習連結了理論與實務,橋接了教室與社區,連結了認知與情感;服務學習與正統的學術教育不同之處,在於其進入了日常真實的生活。服務學習喚起了我們的責任感,讓我們正視社會正義的議題,知道自己有能力去支持弱勢者。」 ---- Dan W. Butin


服務學習,可以同時對教室中的學習,以及對生活所在的社會產生影響。《高等教育中的服務學習》這本書,檢視服務學習的理論預設與實務,收錄許多美國推動服務學習方案與學術研究上的案例,所探討的主題包括:教授社會正義的限制與可能、審視體制化的終極議題、傾聽學生抵制與反彈的聲音、以及在種族、階級與性別議題上的論辯。本書集合了這一領域中許多優秀且參與服務學習經驗豐富的學者,不僅從理論基礎就服務學習的真實案例進行深度與觀點多元的分析,也就服務學習未來發展的方向與可能性做出了探究。
 

全書分三大區塊進行鋪陳,在此節選精彩篇章之一作簡述引介: 

 
Prat I:服務學習的微觀政治與微觀實踐
在這一章節收錄了六篇論文,分別深入地探討各服務學習計劃的執行與操作。在名為「『這究竟是誰的學校?』—市立中學教室中學生的聲音」的研究中,作者Raji Swaminathan以服務學習中一項重要議題「傾聽參與者的聲音」作爲她的研究主軸。在一所多元種族、不同年級的市立中學場教室裏,她參與觀察一學期的課程,收集學生們如何詮釋並分析他們社區服務學習經驗的資料。在這課程當中,師生們擁有自由對話的開放空間,學生們有機會就服務的意義提出疑問、分析與批評,達到批判反思的效果。透過這些資料,Swaminathan提出兩項重要的結論:要讓青少年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培力,在建構服務學習課程的過程中納入孩子們的意見與聲音是必要的;而創造出一個能讓學生對於學習經驗有所反思的多元文化批判空間,將有助於為學校開創具有希望與可能性的新空間。
 
Part II:服務學習實踐中具變革性案例
  • 有意識地並審慎地將服務學習規劃成爲教學過程的核心,使得所有包括老師、學生與社群參與者都在其中獲得莫大的意義轉化。
第十章是Carl Milofsky與William Flack對於Bucknell大學學生到北愛爾蘭服務學習的組織、過程與結果的研究。在這課程中,學生們分屬不同的社區組織、接受三週的密集實習,同時也出席學術性講座,了解有關當地三十年以來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的紛爭歷史、政治和衝擊。當學生們得以學習並實際體會到當地居民之個人與群體間的緊綳與作出某些決議的緣由,學術知識與社區經驗的學習得以完全融合,而成爲有意義的獲得。
 
在第十一章,Lori Pompa詳細地介紹了她在Temple大學與費城外的Grateford Maximum Security監獄合作,發展出其所教授的課程——“Inside-Out Prison Exchange Program” 在監獄中, “Inside”被監禁者 “Outside”大學生的學習者們平均分佈在不同的組別,每週針對刑事司法上不同的主題,如:設置監獄的目的、人們犯罪的原因、懲處與重歸社會的差別等,進行小組與團體等不同形式的討論活動。透過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對話,對相關主題進行動態並全面的深入探索。知識的獲取不再是一慣的被動模式,而是學習者共同深入且主動建構而成。由於在這樣特殊的場域與身分特殊的參與對象一起討論這些議題是敏感而困難的,因此更挑戰了所有參與者「包容」的素養:學習以開放與關懷的態度,來面對彼此共同的困境與共同產生的新想法。Pompa更在整個研究貫徹一重要議題——服務學習的核心在於「關係」,意即,這是一種建立在平等與合作基礎上的關係,而從這樣的角度出發,服務學習不再是如何『服務』(doing for)他們,而是與這些人們『在一起』(being with)」(Rhoads 1997, p.8)。
 
Part III:重新架構服務學習的制度
為探討服務學習在高等教育未來將面對的核心議題,James Birge在第十二章探討了有關服務學習的「美學基礎」。作者發現,有關服務學習課程相關的論述,以及服務學習對於個人價值的追尋與專業課程的發展,是許多大專院校服務學習課程執行者所關心的議題。而研究者認爲這正是探究服務學習課程之美學基礎的開始。要理解服務學習深層的理論基礎,就得將其「實踐與操作面」和服務學習與個人身份認同、價值觀之間的「關聯」,並置在同一高度上檢視。教育機構將服務學習視爲強化教育解放、形塑個人成爲社會貢獻者、結合不同的學習經驗、發展獨立思考與批判能力等理念的實踐,但究竟這些推動者最根本的體認與動機爲何?若不去正視這些服務學習的美學基礎,將無法使實踐經驗與其最爲根本的論據相互連結,最終將殘害其根基的建立與延續的可能。
 
編著者Butin認為,服務學習轉化了教學實踐與理論發展,服務學習挑戰了傳統教學典範對於教與學的定義,鬆動了學習者與教師固化的角色,重新檢視了對權力、知識與認同之間關係的詮釋。服務學習的實施,意味著走出教室這舒適安全的範圍,置身真實世界之中並將其視爲學習的實驗室,讓教師面對並接受學生與社會的反彈與模糊不清的回饋;這一切都是爲了投身於一個新的學習模式之中,而其學習的報酬雖無定,但卻必定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