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MIT學程攜手礁溪長老教會 「響。禱」零時距共演

教學工坊
2024-01-10
文  / 邱芃華 許悅恩

「響。禱」為「MIT米特鐵人計畫」中之一,由臺北藝術大學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以下稱MIT學程),於2023年11月27日晚間在礁溪長老教會進行一場零時距的跨域共演—「響。禱」。此次活動由MIT學程與礁溪長老教會共同策劃,並由MIT學程林姿瑩主任帶領學程師生共同完成。

「響。禱」,為一探索空間、音樂、信仰的三位一體,所望之事與未見之事的並置、一場結合零時距聲音科技的音樂遊走。
本次演出一共使用礁溪教會的7個空間:禱告塔—大廳—主會堂外側—主會堂—主日學教室(化身為音效室)—讀經室—副堂
透過沈浸式體驗讓觀眾穿梭於礁溪長老教會這座美麗聖殿;演出一共分為七個音樂展演設計段落,分別是:
  1. 側耳・微聲 〈古老頌歌風格詩篇〉
  2. 方舟・窄門 〈啟程的信息〉
  3. 萬物・奇響 〈創世奇響〉
  4. 井水・著根 〈就是這地〉
  5. 基石・雲彩 〈礁溪教會—上帝的教會〉、〈雲彩〉
  6. 石心・曠野 〈寰宇群禱〉
  7. 天梯・召喚 〈風的組曲〉
 
 
圖1(攝影:李尚謙)
圖1(攝影:李尚謙)

由林姿瑩老師在塔型的禱告室吹奏莊嚴的葛利果聖歌,在中音長笛沈穩的音色與空間的殘響中,號召觀眾進入上帝的教會; 再由小提琴(黃渝沁老師)穿越窄門演奏,象徵著聖經中通往天國的窄門,引領著觀眾的耳朵聆聽下一段〈創世奇響〉的聲音,此段落融合擊樂、弦樂、管樂與電聲,創造世界萬物的豐富奇想,〈就是這地〉與礁溪教會聖歌隊合作,演唱三種語言(英文、臺語、中文)的就是這地,凸顯了礁溪教會所乘載的歷史,最後由海浪鼓引導至下個段落。在此次的演出中完全沒有工作人員的引導或是告示,僅透過聲響去帶領觀眾穿梭於多樣的各場域之間,以零時距的科技解構視覺與聽覺的界線,也如同風箏的牽引之線,指向對心靈故鄉的企盼。
 
圖2(攝影:李尚謙)
圖2(攝影:李尚謙)

跟隨著海浪鼓的方向,觀眾們步上階梯,前往位於二樓的禮拜主會堂,在等待長老引領進門的過程中,觀眾也獲得了來自教會小朋友的心意ー教會舊址的石頭彩繪作品,懷著期待的心進入到最主要的場地主會堂。
 
圖3(攝影:李尚謙)
圖3(攝影:李尚謙)

主會堂由MIT學程孫紹庭老師設計零時距共演科技,除了主會堂以外,同時連結禱告室、讀經室、副堂、主日學教室,進行四地的共演,以非常接近零的延遲讓音樂家能夠在不同的空間進行合奏,兩地的音樂家都能互相清楚、及時的聽到與看到對方,再透過高解析度的音響回放,聽起來就好像是與另外一位音樂家真實在身邊演奏一樣。另外也設計了四聲道的多聲道系統,讓音效與主禱文在空間中遊走,飛翔在觀眾們的心中,體驗豐富的感官刺激。
 
圖4(攝影:黃昱嘉)
圖4(攝影:黃昱嘉)

第五部分由吳燦亮長老帶觀眾進入主會堂,並由礁溪教會聖歌隊演唱潘欣怡老師創作的〈礁溪教會—上帝的教會〉、〈雲彩〉兩首作品,搭配視覺投影播放礁溪教會建堂的歷史影像與吳燦興長老拍攝的龜山島照片,晨曦的色彩奪目且夢幻,就像上帝是全宇宙最偉大的藝術家一樣。
 
圖5(攝影:李尚謙)
圖5(攝影:李尚謙)

〈寰宇群禱〉收集了全球基督徒的主禱文錄音,橫跨五大洲、超過二十多種語言,集結許多弟兄姊妹的意念,傳遞這份真摯的祈禱;錄製完成後由陳凱馨同學進行混音後製,再由孫紹庭老師進行多聲道聲響設計,讓現場的觀眾感受到主禱文是由四面八方傳至此地。另外,也透過高階技術串連主日學教室以及讀經室,主日學教室是將同學用不同媒材所創造出的音效傳遞至主會堂,並用多聲道的收音技術還原真實聲響;也透過即時攝影將畫面傳送至主會堂大型投影幕,令觀眾身歷其境,更邀請吳燦亮長老從觀眾人群中移動至讀經室,展現真實的移動與遊走。
 
圖6(攝影:李尚謙)
圖6(攝影:李尚謙)

最後一個段落為〈風的組曲〉,由林姿瑩主任創作並演出,邀請礁溪在地小提琴演奏家黃渝沁老師、鋼琴合作鍾涵雯老師以及北藝大MIT學生共演,加入擊樂與音效豐富樂曲。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首樂曲〈影子的華爾滋〉演奏時,鋼琴、長笛以及擊樂於主堂連接副堂製造出長笛與小提琴的美妙對話,並由舞者隨著音樂讓光影舞動,在樂劇的拋接之間,跨越時間與距離的邊界,共享藝術之美。

在參與此次演出的過程,讓筆者最印象深刻的技術為傳統的殘響收音,是在一個具有獨特聲音反響的空間中去收集殘響,將錄製的內容透過喇叭在這個獨立的空間播放,再用麥克風錄製自然的殘響。雖然是一個傳統的殘響收音技術,但對於現今的我們很難去想像真實的發生,因為現今的音樂人大多使用演算法的殘響效果器或是捕捉真實空間聲音反射的效果器,只要下載至電腦就能有非常好的效果也非常容易使用,甚至有些音樂人會選擇硬體的效果器,不過,要能夠得到一個傳統的殘響收音,所需要的空間與成本也高得多,並不是每天經常在發生的事情。
 
圖7(攝影:李尚謙)
圖7(攝影:李尚謙)

這次在礁溪長老教會的場勘中,孫紹庭老師便發覺了禱告塔的特色,透過這樣的方式,將聲音與建築透過藝術展演結合,也將音樂家的聲音透過跨距的技術傳送至主會堂觀眾耳裡。這座禱告塔為一個方形高塔、清水模的質地配上挖空的洞,在白天時透出透亮的光影,也造成非常好的聲音反饋,在塔底發出聲音後,便會漸漸地飄至空中,並在過程中透過牆壁、角度與孔洞反射,逐漸發散至消失於空間之中,是一個很特別的教堂空間。這特殊的場域促成音樂家與空間的對話,同時也使禱告塔別具意義,形成一個跨越視覺、聲音、建築三方的藝術聲響裝置。

在本次「響。禱」的演出中,除了技術上有新穎的零時差跨距科技,在演出上也有別傳統音樂會,採「沈浸式」的體驗讓觀眾穿梭在礁溪長老教會的建築中。在參與這次演出的過程,同樣讓人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大廳演出的〈古老頌歌風格詩篇〉、〈啟程的信息〉以及〈創世奇響〉,〈古老頌歌風格詩篇〉由姿瑩主任在塔型的禱告室中吹奏中音長笛,演奏莊重的葛利果聖歌,透過即時收音的技術將聲音捕捉並傳送至大廳的主喇叭,讓觀眾有一種聽到卻找不到演奏者的好奇心,激起大家對整場演出的期待感。 

 
圖8(攝影:黃昱嘉)
 
 
圖8(攝影:黃昱嘉)

〈啟程的信息〉由響亮的號角聲揭開了本次演出的序幕,之後小提琴演奏家從教會的側門演奏著優雅卻帶點不和諧的旋律緩緩走向觀眾,把觀眾的注意力拉回大廳,配合上現場所設計的燈光,讓人不知不覺沈浸其中。〈創世奇響〉緊接在〈啟程的信息〉後,〈創世奇響〉還加入了來自MIT學程的學生擔任樂手;當小提琴演奏家走到舞台正中央後,現場加入電聲設計以及自由即興。這段是在描述創世紀前的各種混沌,燈光也在此時呈現比較黑暗、讓人恐懼的設計,音樂因為加入了合成器所製造出的電聲、其他器樂也在此時演奏一些奇特的聲音,讓觀眾更加進入這場演出。這次的演出帶給觀眾一個全新的體驗,除了有傳統的室內樂、合唱團演出外,也配合了許多燈光設計、場地佈置,以及結合了零時距的影像傳輸、即時收音並傳送至不同場域。 
 
圖9(攝影:黃昱嘉)
圖9(攝影:黃昱嘉)

「響。禱」不僅僅只是一場與礁溪長老教會的合作演出,也是探索空間、音樂與信仰的三位一體。
 
圖10(攝影:黃昱嘉)
圖10(攝影:黃昱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