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向的學習與思考——北藝大擊樂新思維講座課程

教學工坊
2022-11-10

文/鄭宜芳

 

 

北藝大擊樂新思維講座
 

 

 

緣起

2020年朱宗慶教授獲頒行政院文化獎,在滿懷感謝之情下,思及自己40年前自維也納回台,參與北藝大音樂學系擊樂組籌設的機緣,決定將100萬獎金捐給北藝大音樂學系設立「擊樂講座」,期望飲水思源、拋轉引玉,以打擊樂為核心,促發國內外音樂藝術專業社群之連結,為社會帶來貢獻。
 

 

圖一、朱宗慶教授引言

圖一、朱宗慶教授引言

 

 

擊樂講座規劃

朱宗慶教授認為,現階段臺灣的打擊樂無論在技術水準或演奏能力,皆已是世界發展重鎮,那麼,位處於高點的此刻,該如何成為下一階段的養分,促使擊樂的發展具有不斷進步與生生不息的可能呢。
 

同時,朱宗慶教授也認為新世代有志於音樂專業的學子「手腦並用」是項很重要的技能。因此,希望能藉由講座創造一個發展對話的平台,以此連結國內外不同的藝術領域、藝術家,與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諸如:醫學、教育、科技、運動、生活等領域,使學子們不只專注於精進藝術技巧,亦能擁有運用藝術的頭腦與視野,從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這學期的擊樂新思維講座,總共規劃了2場論壇、3場專題演講和1場大師班。2場論壇邀請了含括:音樂演奏、音樂史學、跨域實務、劇場工作等領域的學者、表演藝術工作者參與對談,從多面向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擊樂的源流和定義,以及擊樂與劇場元素結合的可能性。
 

在專題演講的部分,則邀請了來自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廣達研究院院長張嘉淵、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Jun Märkl)等重量級講者。從文化藝術政策、科技藝術與專業樂團的角度切入,全面且多元地探討藝術及其所處社會的互動,充份擴展藝術文化的視野與關心。最後,以現任法國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團員,並任教於康城音樂院巫欣璇的大師班作結。
 

 

【校際論壇】擊樂是什麼?從多面向與跨領域的思維談起

於10月12日首先登場的校際論壇,邀請到來自北藝大音樂系的盧文雅、吳思珊、吳珮菁老師;臺藝大跨域所的陳慧珊老師與南藝大中國音樂系的施德華老師等五位教授,以「擊樂是什麼?」為命題出發,由各自不同的專業素養與視角,重新的爬梳與回顧打擊樂,進而為下一世代的打擊樂提出可能性。
 

 

圖二、朱宗慶教授與五位講者合影

圖二、朱宗慶教授與五位講者合影

 

音樂史學專業的盧文雅老師以「從西洋音樂史發展中探索擊樂新思維」出發,將打擊樂重新置放回西洋音樂史的脈絡,從中世紀開始細細爬梳每一階段的重要轉折點,紮實且嚴謹地從流傳下來的圖像繪畫、樂器文本、樂器學著作、樂譜中論證。隨著浪漫時期對聲音色彩、織度、聲響需求的增加、增多,打擊樂亦跳脫原先附屬的角色,開始獨立發展自身面貌。
 

研究跨域實踐的陳慧珊老師以「跨界合作—現在進行式的音樂顯學」出發,從跨界音樂的背景、特色、型態以及擊樂的風貌談起。認為因為全球在地化與後現代思潮的影響,當代音樂形成了多元、折衷、無常的特色。同時,也提及臺灣的獎補助系統鼓勵當代新創作,音樂的展演活動與發表機會亦隨之蓬勃發展。但面對多元新穎的新式娛樂興起,當代音樂的發展與創作面向也面臨了挑戰與困境。陳慧珊認為目前的跨界音樂創作大致上可區分成:大眾親民的推廣路線與自我突破的實驗取向兩種路線,在作品內容呈現上則為多方雜揉的狀態,結合美術、劇場、舞蹈、京戲等多種藝術領域。另外,近年科技的不斷進步與推陳出新,亦開始廣泛運用在跨界音樂創作上,形成一種多文體的,具交互主體性的作品樣貌。最後,陳慧珊亦總結了當今打擊樂創作發展的幾個面向:1. 實驗性/現代性,2. 親子劇場/音樂會,3. 藝術性,4. 在地性,5. 跨文化。
 

相對於盧文雅老師從音樂史學,陳慧珊老師從跨界展演的面向切入,北藝大音樂系打擊樂教授吳思珊老師,則以擊樂演奏家身份出發,回顧個人自求學、演出與教學中每一個階段的經驗,從中提取自己在與不同風格的當代作曲家合作、參與演出的各種跨界音樂會、擊樂劇場作品裡,所學習到的和互相激盪出的寶貴經驗,以及自己在這當中如何得到不斷擴展的視野與思考方式。並以北藝大聲響跨域展演計劃:「後花園I」、「後花園II」以及即將演出的「後花園III」為例,認為擊樂在這不斷的交流、激盪和連結中,擊樂因而能成為擊樂是什麼。
 

另一位北藝大音樂系打擊樂教授,同時也是朱宗慶打擊樂團首席的吳珮菁老師,則從擊樂演奏家的角度切入,聚焦於擊樂的基礎:木琴這項樂器。吳珮菁老師首先介紹了目前主要的木琴製作廠牌,經常使用的木琴型號,以及各廠牌的木琴所獨有的音色特點。同時,吳珮菁老師亦指出現今木琴演奏所遭遇的最大瓶頸是,各家廠牌的木琴的琴鍵寬度、間距皆不相同。因此,必需要擁有非常良好的手指控制技術,和對鼓棰非常細緻的掌控,方能在不能廠牌的木琴演奏中遊走,而無法如鋼琴演奏家般能較為容易的轉換不同廠牌。另外,現今的木琴製作為了顧及搬運的方便度,亦某種程度的犠牲了音色表現的能力。
 

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的施德華老師則從傳統樂器學的觀點出發,重新爬梳整理中國鼓類樂器的歷史沿革以及樂器變化,並且以宏觀的歷史演進角度,將如今在中國民間與各少數民族中,已演變出成千上百種型制的中國鼓類樂器進行精細的分類和考據。
 

從這五位教授精彩豐富的演講中,可以發現無論是在音樂歷史的演進上或是樂器發展變革中,打擊樂確實是個極具包容性和充滿可能性的種類。或許是因為相較於已發展成熟穩定的交響樂團編制,打擊樂受惠於自身獨立成單一種類的發展歷史仍較為年輕與尚未定型化,反而更具備了多樣的創造性與想像的可能性。同時,作為擊樂演奏家亦樂於接受各種來自作曲家或跨界合作的挑戰。誠如吳思珊老師在QA中所回答的,打擊樂所具備的包容性讓跨界合作充滿了各式各樣可能,亦不斷挑戰創作者的想像。因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在與不同領域合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唯有在耐心且不間斷地來來回回中,找到想要表達的核心概念,從而成就一場精彩的合作。
 

 

圖三、全體大合照

圖三、全體大合照

 

【活動資訊】

【校際論壇】擊樂是什麼?從多面向與跨領域的思維談起

時間:10/12(三)18:00-21: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音樂系2館601教室

主持:朱宗慶(北藝大名譽教授)

對談:

  • 盧文雅(北藝大音樂系音樂學組專任副教授)
  • 陳慧珊(臺藝大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
  • 吳思珊(北藝大音樂系擊樂組教授兼系主任暨所長)
  • 吳珮菁(北藝大音樂系擊樂組專任副教授)
  • 施德華(南藝大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兼音樂學院院長)

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