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ㄊㄚˋ》舞者的心得感想
教學工坊
2024-07-10
文/舞蹈學院 貫五 潘宜妘
這算是我第一次參與實驗性的大演出,排練最一開始老師將我們分成小組,各個小組自己先發展腳的舞步,是可以踏出聲音、踩出節奏的。老師沒有規定動作一定要數8拍、4拍、3拍……,不規則的節奏反而是老師比較希望看到的。一組一組上場跳給老師看之後,老師稍微加了一些東西在各組的組合中,例如:一開始的踏步可不可以蹲到幾乎靠近地板;那一個身體往後倒的動作可不可以做到跟地板平行;最後前後來回踩步的動作可不可以改成做10次……。這些更改聽起來非常的簡單,一開始聽到的時候其實有點納悶,心裡想就如此而已嗎?這麼樣會好看嗎?老師想要的是什麼?不過在台下看著上面的組別跳時,越看越覺得有趣。雖然不知道用意跟編舞者想要的是什麼,但是我以觀眾的角度粗淺的看起來是簡單而創新的。很多時候老師要我們一直重複循環的跳下去,有時一套組合重複跳了好幾次,有時原始版本跟變奏版本一直跳一直跳。跳到後面腳踏的滿酸的、滿喘的,心裡也有一點躁動,不停的想老師到底要停了沒。舞者一開始真的會有一點不耐煩,因為不知道這麼做的用意何在,但是單以感受身體狀態來看,重複跳相同組合到後面會是更放鬆更自在的方式在使用身體,不會是前面有兩次比較刻意、緊繃的感覺,後面的身體感覺讓人看了更為舒服。《ㄊㄚˋ》這首舞沒有很多傳統身體上的技巧,相較我們之前跳的舞作有蠻大的差別。排練過程編舞者並沒有給我們很多的指令和規定,反而給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質地、角度、態度等在發展期間每個人都不一樣,編舞者大部分是從舞者們的身體尋找她要的東西,從而放進舞作中。不過作品到了後面幾乎定下來時,每位舞者會輪流到台下看這整首舞作,從舞者變成觀眾的角度。當我是觀眾時,我發現其實每一個人都很不一樣。一群人跳一樣的腳步、做一樣的動作,有幾個人就有幾種氣質。這不是亂或不整齊,我看到的是多元變奏性,再加上每一個人上台的服裝都有很大的差別,態度配上服裝使每一個個體又更不同了。看起來是一個很大的草原,上面有各式各樣的生物在上面生活。因為編舞者給舞者自己詮釋的空間很大,所以很多時候舞者會在舞作中迷失,那個迷失是不知道該用什麼狀態在每一個段落,是要開心、難過、悲傷、愉悅、憤怒還是什麼。看影片紀錄時也發現很多人看起來是迷茫的在跳,包含我自己。後來我們也有去問編舞者想要的狀態是什麼,她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反問我們覺得應該要是什麼樣子在這首舞碼中。
那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樣子反而是最難找到的,有時我會亮一點,有時會變模糊。其實在跳《ㄊㄚˋ》的時候幾乎是茫著在跳,可能是因為以往的訓練都有個標準樣子,這次沒有。後來我發現那個應該要有的樣子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的每一個動作、踏的每一個腳步、看的每一個方位。會從這麼多人中亮出來就是相信自己和自信,自信的將自己的想像用身體說出來。既然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樣子,那麼跳多少遍就有多少樣子。難得有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們在舞台上如此的自在表現自己的想像,第一次在大舞台以偏玩鬧的方式演出,第一次在大舞台這麼自由的做自己。
圖1、《ㄊㄚˋ》演出劇照。攝影:林立川
這一張照片捕捉到舞作前大圓圈的片段,每位舞者往前繞圓一步就會向後仰一次,最初始的動作只是雙腳併推腳背,發展到最後將動作放大許多,這裡編舞者給的要求是身體要和地板平行,這個瞬間被拍下來有意想不到的鬆弛輕鬆感,我想是因為速度和多次的練習,舞者漸漸的找到了編舞者對這首舞最初設定的「放鬆」。
圖2、《ㄊㄚˋ》演出劇照。攝影:林立川
圖3、《ㄊㄚˋ》演出劇照。攝影:林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