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澎湖的人文與自然——文化資產的保存觀察

教學工坊
2023-05-10

文/建文所二年級 許玉旻
 

隨著國際海上花火節登場,澎湖多處文化資產在這個時節陸續修復完成,施國隆老師帶著「文化資產法規與政策」課程的同學們拜訪澎湖,由導遊林大哥帶領,也感謝澎湖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陳科長協助規劃行程。短短兩天的時間,將澎湖的自然與歷史人文收攏在行程表上,我們學習到不只是有形文資各自的價值,也是將教室裡的文字敘述帶到實地做連結,體會文化資產保存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方方面面。
 

 

在現代日常中保留歷史訊息

馬公市是澎湖當今最繁榮的城區,沒有大興土木、高樓林立,而是讓過去數個不同政權的痕跡保留下來,將澎湖豐厚的人文底蘊濃縮於咫尺,有形文化資產如何與現代生活共生,是此區文資保存的觀察重點。不同於一般至澎湖觀光的團客以遊覽車代步,我們用純徒步的方式走進馬公的現在與過去,從民宿所在的漢式聚落出發,行經老街抵達超過四百年歷史的澎湖天后宮,接著走訪數棟日本統治時期的公共建設,穿越順承門後抵達篤行十村,最後在觀音亭及第一賓館結束第一天的旅程。景點串連成澎湖重要的觀光動線,作為遊憩資源之外,更兼容多元文化的內涵。
 

在地出身的導遊林大哥分享,中央街一直都有人居住,但隨著政權交替,店鋪的使用族群與功能也會隨之變換。他將我們的目光從建築有趣的紅磚與硓𥑮石牆壁,轉移到街屋店前地板,發現每棟街屋門前都有一塊不同顏色的地磚,上頭說明過去該房屋的用途,不僅能以不改變整體景觀的方式,靜靜的呈現老街百年來的故事,還可以成為導遊信手拈來的解說小抄。陳科長則在老街的兩座井跟我們分享管理維護的難處,縣定古蹟的四眼井及施公祠斜對面巷內的萬軍井,開鑿年代可追溯至十七世紀,但在現代人用水方式改變後,井的取水功能式微,如今有不加蓋、加上護網、覆蓋玻璃三種井口的狀態,這是斟酌旅客為了安全的陳情,及居民想以原貌保存,種種考量下不斷嘗試的做法。
 

 

圖1、中央老街街屋壁體由紅磚與硓𥑮石構成

圖1、中央老街街屋壁體由紅磚與硓𥑮石構成

 

圖2、街屋店前以地磚說明過去房屋的用途

圖2、街屋店前以地磚說明過去房屋的用途

 

圖3、澎湖縣定古蹟四眼井

圖3、澎湖縣定古蹟四眼井

 

圖4、施公祠斜對面巷內的萬軍井

圖4、施公祠斜對面巷內的萬軍井

 

然而,已經不為原用途使用的文化資產則面臨活化再利用議題。與澎湖天后宮只有數步之遙的洪根深美術館,在清代時屬於澎湖巡檢司用地,日治時期成為憲兵隊營區,戰後改組為馬公港口指揮部,2015年園區陸續展開修復及再利用工程,至2020年底美術館開館。展演藝術科簡科長談到,目前美術館的營運仍無法做到將觀光人潮導流為入館人次,因此,館方除了深化洪根深美術館的特色,也致力結合社區營造、辦理市集活動、與文創業者合作,希望將澎湖的藝術家、歷史建築推廣給所有人。另一方面,篤行十村保存日式軍官宿舍群及國民政府軍眷宿舍的生活空間,因建築格局不符合現代人的居住習慣,眷戶遷移後,部分眷舍再造為潘安邦紀念館、張雨生故事館,成功轉身為觀光客必訪的打卡地點,活絡消費、帶動商家,賦予歷史建築新生命。
 

 

圖5、澎湖廳憲兵隊再利用為洪根深美術館

圖5、澎湖廳憲兵隊再利用為洪根深美術館

 

圖6、篤行十村的日式宿舍與硓𥑮石圍牆

圖6、篤行十村的日式宿舍與硓𥑮石圍牆

 

 

澎湖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

大約20年前文化部開始評選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作業,澎湖在這18處裡就佔了兩個項目——「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澎湖石滬群」,體現了澎湖的自然地理資源和常民日常生活的空間實踐,是專家學者與地方文史工作者一致認同並推薦的自然及文化遺產,這樣的地景於全臺灣來說彌足珍貴。
 

我們此次參訪,就在大菓葉玄武岩及吉貝嶼感受到地景的別緻。林務局劃定的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範圍是指錠鉤嶼、雞善嶼、及小白沙嶼等三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可以說因為開挖而被發現的大菓葉玄武岩,是本島容易親近的柱狀玄武岩。吉貝嶼推估擁有80口以上的石滬,是全縣石滬密度最高的地區,我們在石滬完全裸露的時候踏上去近距離體會,然而俯仰之間,就收到要開始往回走的警訊,深深感受到潮汐變化的快速,二小時後離島時海水已經全然覆蓋石滬,可見潮差之大。吉貝嶼的候船室旁設有文物展示間,將石滬相關的史料、調查研究文獻做靜態展示,並放映與漁民訪談的紀錄影音,他感慨道不僅漁業經營的大環境與先民已經相去甚遠,利用潮間帶捕魚的石滬獲益相對遜色,加上社會變遷使得年輕一輩向都市遷移,堆砌石滬的生態工法面臨嚴重斷層。施老師也提醒大家,「石滬修造技術」已提升法律保護位階至國家級的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是我們未來需要持續積極關注的保存議題。
 

 

圖7、柱狀玄武岩的紋理

圖7、柱狀玄武岩的紋理

 

圖8、走在石滬上感受潮起潮落

圖8、走在石滬上感受潮起潮落

 

除了水上世界的壯闊,澎湖水下領域也未必遜色。澎湖的水下考古量能是全台最密集,也是文資局將水下考古工作站設址於此的原因,目前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再利用為水下文化資產的展示空間,呼應房屋過去與海的連結,活化這兩棟位於港灣的閒置空間。兩個場館的展示手法主要都以多媒體科技為主,利用大量投影塑造水下探勘調查的環境,以互動裝置模擬潛水員找尋水下目標物的過程,而文物部分以蔡寶生先生捐贈的潛水裝備組為鎮館之寶、再輔以少量的出水遺物作為展品。有這樣展示設計的規劃,是因水下文化資產的推廣教育難以採實地踏查的體驗形式執行,保存方式也採「現地保存」為主,而發掘出水的文物也因為長期浸泡於海水中,未必適合成為展示的物件。參觀完展覽後,澎湖水下考古隊隊長在工作站解說目前工作狀況,並讓我們瀏覽正在研究的出水遺物,感受到水下文化資產工作涉及層層的專業能力,深深敬佩團隊投入的心力。
 

 

圖9、澎湖郵便局成為文資局水下考古工作站基地

圖9、澎湖郵便局成為文資局水下考古工作站基地

 

圖10、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內的展示舊式潛水裝備

圖10、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內的展示舊式潛水裝備

 

圖11、館內透過多媒體互動作為主要的展示設計

圖11、館內透過多媒體互動作為主要的展示設計

 

圖12、澎湖水下考古隊隊長解說相關設備

圖12、澎湖水下考古隊隊長解說相關設備

 

最後,其實外出參訪還有一個有趣的部分,就是每到用餐時間都是一場腦力激盪,吃飽飯閒話家常的餐桌化身討論文資議題的圓桌,使我們在一日行程的斷點都重新整理剛剛的田野經驗,思考在每一個文化資產的背後是怎樣的歷史脈絡而走到今天這一步,以及現在的決策想走向怎樣的未來。話題不將文化資產保存議題侷限於臺灣內,博班的同學也分享國際面對文化遺產人為及天然災害風險管理的情形如何應對,尤其在澎湖我們也造訪了數個軍事遺構,如金龜頭礮臺、西嶼彈藥本庫、西嶼西臺等,在在顯示這裡自古以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無論是對文化資產損傷的修復,或是讓臺灣能爭取到像世界遺產國際合作機制等方式,守護文化遺產都是作為文化學習者的我們需要持續學習並一起面對的議題。這段和文化局同仁、老師與同學的交流討論收穫各種觀點的過程,可以發現每個人所關注的文化面向或許不同,但都認同要讓文化資產與人連結,才是文化傳承與保存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