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旅——伊底帕斯與理查三世

跨域創新課程
2024-02-05
文 / 英雄之旅-技術設計I 課堂助教劉奕祥(劇場設計學系大四)
 
 圖片1(來源:leonardo.ai、劉奕祥)
圖片1(來源:leonardo.ai、劉奕祥)
*prompt:Oedipus the King and Richard III sat with their backs against each other on the parapet, gazing at the distant scenery.


追尋英雄的旅程,給自己一個遠大的目標,尋找方向並起身前進,經歷困難最後抵達目標。這是一場英雄之旅的架構,老師、助教與同學在各個階段擔任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是給予困難的試驗者、有時候是給予解藥的智慧老人,目標都是在成就學生英雄旅程上的景色,冀望學生可以帶著收穫英勇回歸、接受擁戴,繼續下一場旅程。

對於困難的出現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學習本身就是一場不斷克服困難的旅程。一場戲如果沒有任何波瀾,主角只是一帆風順的前行並達到目標,那麼要如何精彩?克服困難,也就是挑戰未知、不理解的過程就是學習的意義,身處劇場觀賞戲劇的觀眾也是為此而來。

而精彩的好戲值得一再上演,如同成功的學習經驗需要被複製並分享,這個學期的英雄之旅論壇與研討會,藉由與各個老師的交流與跨校級別的互動,作為教學者、學生的我都在不同的身分上收穫良多。
 圖2、移地教學兩廳院參訪大合照(來源:劉奕祥)
 圖2、移地教學兩廳院參訪大合照(來源:劉奕祥)

從教學的角度觀察《英雄之旅》課程模式,過往有和同學一起研究教案的經驗,整個學期的起程、啟蒙、回歸教學規劃、配合學生週記的分享模式。對於如何完善「自主學習」是一個很棒的解答,尋找一個好的目標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自主研究的框架之中可以搭上鷹架,完整課程本該有的教學目標,最後藉由週記觀察學生的狀態適時更新、保持與學生的溝通。

英雄之旅的課程模組正好合適於自主學習框架下的學生,坎柏(Joseph John Campbell)的英雄旅程描述一場戲劇起承轉合,把戲劇的精華濃縮為各個重點,教學者將這些片段萃取成教學的階段,帶領學生進入課堂並完成目標。
 圖片3、移地教學後台參訪(來源:劉奕祥)
 圖片3、移地教學後台參訪(來源:劉奕祥)

從學生面觀察,藉由不同時期觀察同學們的心得回饋,還有自身在這趟旅程中的學習經驗,走過兩場英雄之旅課程的我認為,這項教學系統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自我觀察與同儕關係的互動。

有系統性的週記紀錄不只有助於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更是讓學生觀察自己情緒狀況、感受生活大小事對自己影響的一個平台。而有一個良好的分享平台,除了宣洩情緒、紀錄學習狀況之外,也具備促進交流的性質。

給予足夠的困難,除了是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上檢閱資料、研讀並思索的過程,也是讓同學展開交流的方法,讓同學們避免「單打獨鬥」的解決難題,在這個資訊時代比起單純的解決問題更有教學意義。只要配合足量的實作,避免了紙上談兵的窠臼,也能讓團隊合作驗證學習的成果,更進一步深化學習效果。

走過英雄之旅的學生,和仍在旅途中奮戰的勇者們,展開的互動交流也值得關注,不只有經驗上的分享,學習資料上的互通有無、不同實作、實地參訪的經驗觀察也會帶來更多化學變化,這些改變累積成為一個無形的互動平台,保存著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知識與學習經驗,在課堂困難、甚至將來的人生課題發生時給予學生查詢的機會,也正是自主學習影響學生同儕之間的可能。
 
圖片4、移地教學課程互動(來源:劉奕祥)
圖片4、移地教學課程互動(來源:劉奕祥)

我想來談談在戲劇當中的另一種可能,畢竟英雄的旅程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有了困難與挑戰,目標才能成為砥石,打磨勇者的心智使其足夠面對困境的危險,在不斷超越自我、實踐自我的過程收穫踏實的成就感,最終得以擁抱成功的甜美,也讓故事精彩動人,這是我們所期待「成功的」旅程。

而將「失敗的」旅程搬演至舞台上並不罕見,無論是《伊底帕斯》面對巨大困難時的無力感,被壓力折磨至動彈不得的疲勞轟炸,堅持到最後卻依舊無法成功的絕望,讓整場戲充斥難以忍受的灰暗氛圍。還是在《理查三世》中我們甚至嘲弄失敗者,享受心裡扭曲的惡人完成他失敗的旅程。身為觀眾的我們在失敗的景象中,因為動容與共感宣洩複雜的情緒,在失敗中接受成長,或是感嘆惡人自有惡報後接受震撼。

「悲劇」,使人得以宣洩(Catharsis)情緒,在不同的旅程當中給予人們感動,但和教學相同的重點即是面對命運般「不可抵抗的困難」。

我並非將教學比喻為一場悲劇,學海無涯,本來就沒有完美航向終點的那天。而失敗是面對挑戰後得到的常態,成功才是現實世界的偶發案例。失敗的經驗,更能使同學間相互砥礪,期待下一次站起時,可以帶走所有的失敗經驗,化為將來成功的動力。

悲劇主角能被稱作是英雄嗎?他們能夠坦然面對其他英雄們的慶功宴並好好回歸旅程嗎?

這是我這學期在學生周遭觀察的心得,也是一個巨大的命題,但是這些面對自我課題的詢問並不是一個「課程」該處理的。我們除了大量的專業知識需要傳授、兼具實作能力的體驗、十六加二的課程時間濃縮,並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輔導」介入教學。

這個學期的期末展前夕,老師連續長時間陪著學生們處理作業,甚至是課餘時間也願意和同學待在實驗室工作,同學們都對老師用心的付出感到窩心,也能因為老師的幫助成功完成自己的挑戰。

作為助教一路觀察學生的週記紀錄,有接受到不同面向的情緒。也因為這學期有針對每週週記的修改,同學們對於自我觀察也更細緻。有些同學對於困難感到恐懼,害怕拿不出進度在課堂呈現,也害怕詢問他人。在期中就能感受到在各種壓力中,因為前期眺望了英雄之旅的目標,設立了困難的方向,在旅程的途中受到挫折。

這些挫折的出現並不讓人意外,但處在觀察者角度的我免不了擔心,是否會有同學在這趟旅程中被落下?而我又能幫到多少同學?而這樣的幫助是否又能滿足「自主學習」這一課題的需要?會不會因為伸出援手而讓這英雄的旅程出現「機械神」,打破了戲劇本身的精彩?

害怕失敗這件事情不只是學生的課題,老師也必須擔任上帝的角色解決學生的問題,而當這個問題延伸到個人情緒、同儕關係甚至是家庭議題,老師得解決的困難也跳脫了專業知識,而在這個學習階段沒有太多留給「輔導」的空間,而這個需求卻一直存在著,如同劇院中的悲劇不斷上演。

我對於這些問題的解答保持樂觀,曾經我在某場英雄之旅的會議中提及,一個良好的學生社群是重要的,讓好的學習經驗可以被不斷累積,錯誤的經驗可以在學生之間流傳驗證,久而久之發展一種屬於學生的學習生態。而同樣的模式也在教育端發展,教育社群的出現與實體的座談交流,持續保持更新、留存經驗,我想時間越久越能形成有形與無形的知識平台,建立起更密集的人際網絡,使教師、學生都在同一片支持網中學習、成長。

總結《英雄之旅》在教學上的改變,對我來說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過程。從研究教育、課綱改變的惶恐階段,真實觀察到教育現場的變化,以及師長如何針對不同學生更動教學模式、進而收穫嶄新的教育能量。對於從事教育與學生而言都是好的改變,而好的改變會被保留,化為經典、期許更多的經典能被留存並傳承給教育現場的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