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107-111年第一期成果發表:改變,我與我們

跨域創新課程
2022-05-10

紀錄/教務處深耕辦公室

 

【計畫概述】

今年為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期(107-111年)集大成的一年。為呈現北藝大深耕計畫多元樣貌與成果,本次活動除了成果發表會,也特別策劃市集活動與節目表演,並結合靜態成果展覽,期望讓全校師生與校外來賓了解,深耕計畫已內化於北藝大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正式活動於3月14日下午1點在國際會議廳展開,來賓包括臺東縣關山鎮電光國小蔡正雄校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吳麗雪副教務長、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教學資源中心林世連主任等。北藝大行政與教學單位主管們也都共襄盛舉。
 

開場表演由音樂學系及新媒體藝術學系師生重現2021關渡藝術節《後花園II-聲光對位:科技與音樂跨域實驗劇場》的曲目《蒼t_Tai台X啦 Tsāng t_Tai(tAI)XLaa》,展現本校深耕計畫推動軸心「藝科融合的教學創新」,聲光效果震撼全場。
 

接著首映深耕辦公室與電影系校友製作的《深耕五年:北藝大藝科融合與社會實踐》影片,集結歷年計畫教學、研究、展演及實作成果。教務長說明,本校深耕計畫「改變,我與我們」是在教育部訂定四大深耕目標「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發展學校特色、提升高教公共性、善盡社會責任」之下所發展出來的主軸。身為藝術大學,我們在不斷追求教學創新性、跨域性及實驗性的同時,透過專案化、課程化的方式來推動藝術跟社區、社會、人群之間的連結。
 

總計畫主持人陳愷璜校長提到:「本校總是關注當代、現代、未來的藝術發展,而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在這兩年疫情的驅迫下,已經有了明確的聚焦。北藝大的責任就是讓下一代藝術參與者、藝術工作者能更快看到未來發展的可能,落實藝術的永續發展。」
 

發表會中邀請本校七大學院院長齊聚一堂(圖1),包括音樂學院蘇顯達院長、美術學院劉錫權院長、戲劇學院王世信院長、舞蹈學院何曉玫院長、電影與新媒體學院魏德樂院長、文化資源學院林承緯院長、人文學院吳懷晨院長,分享推動深耕計畫心得與對於下一期計畫的想像。院長們對於永續發展議題產生共鳴,有感於展演教學開銷與處理廢棄物成本頗高,希望建立倉儲空間,與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統來存放道具、木材、服裝等,以利資源充分重複運用。另外,在追求卓越上,科技藝術實驗室的建置需求更是刻不容緩,都是未來可以努力的面向。
 

 

圖1、 七大學院院長綜合座談

圖1、 七大學院院長綜合座談

 

【市集】

同一時間,於人文廣場舉辦「春耕市集」,為師生與來賓帶來具有互動性、趣味性與教育性的體驗活動與課程。本次邀請的團隊各具特色,分別為研究發展處StArtup!藝術創育計畫、傳統音樂學系、舞蹈學系、學務處藝術服務隊、教務處出版中心、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藝術社會實踐中心USR Hub等攤位。
 

其中學生創業團隊Underground Studio的DIY工作坊,運用展覽或活動回收帆布,以循環永續的概念再製文創商品,以簡單設計、環保精神帶出台灣指標性色彩與質感。李葭儀副校長也現場選購了一個手提杯套呢!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的攤位有「大地回春絹印帆布袋」(圖2)與「琉璃串珠—勇士之鍊」兩場工作坊,大家可以一邊動手做、一邊聆聽魯凱族與排灣族的故事,最後帶著琉璃的祝福回家,不亦樂乎。課程體驗的部分,傳音系同學帶領大家認識南北管與工尺譜,現場還有媒體採訪;藝術社會實踐中心重現「北投百工—中藥房」更是本校難得出現的場景。
 

 

圖2、 原資中心規劃DIY絹印帆布工作坊

圖2、 原資中心規劃DIY絹印帆布工作坊

 

【表演】

藝術社會實踐中心個案計畫「雷公火小戲節」,將本校師生帶到臺東縣關山鎮電光部落,協同各學院學生進行藝術跨域課程之整合應用,結合在地藝師與地方資源,研發藝術跨域實踐課程及傳藝交流工作坊等,開拓學生參與社區實踐,了解藝術為地方創生的各種樣貌與方法。
 

在本校邀請下,臺東縣關山鎮電光國民小學動員近乎全體同學的「電光國小旮亙樂團」遠道而來,在水舞台華麗登場。小朋友們穿著傳統服飾,手持擊樂棒,以「竹鼓」、「竹鐘」、「木琴」等三種阿美族傳統樂器表演5首樂曲,帶有濃厚原民風格,音色也十分特別,讓一旁觀演的觀眾與師生們看得為之入迷(圖3)。
 

 

圖3、 電光國小旮亙樂團於水舞台演出

圖3、 電光國小旮亙樂團於水舞台演出

 

現場觀眾隨著音樂輕輕搖擺,台上小朋友以清亮的嗓音跟隨音樂與影像跨域學士學位學程(MIT學程)的哥哥姊姊們齊聲高唱,穿插絃樂點綴其中,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演出結束時全場也給予熱烈掌聲。
 

值得一提的是,MIT學程師長與同學們上午先帶領電光國小學生至錄音室進行樂曲聲音採集,以數位化方式紀錄並保留阿美族傳統音樂,更加入MIT同學們的絃樂與聲樂,融合雙方不同於以往的學習經驗,是一場難能可貴的跨域交流!
 

 

【展覽】

北藝大過去5年執行深耕計畫,不僅在各領域的專業教學上有創新突破,亦在跨院校合作中發展出新的可能性;這些教學成果,要如何「內化」為北藝大的一部分,將藝術與文化的實踐發展轉化為永續的動能,是我們要持續思考的問題。
 

因此今年的成果展,邀請本校新媒系碩士班校友陳韋綸擔任策展人,展覽分為海報牆、出版品、文件與棧板區等四個區塊。海報牆展示專題講座、國際論壇、關渡藝術節等活動海報,呈現各學院活動樣態;出版區展出本校出版劇本集、教授出版專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近年刊登於幼獅文藝等雜誌的作品,美術學院與韓國綜合藝術大學合作出版之寫作計畫等;文件區展出本校深耕「精進專業教學品質」(教學單位)、「跨學院合作學習」、「校務整體支持機制」(行政單位)三大計畫架構下近年實行活動紀錄,包含工作坊、講座、展演、社區合作、學生創業成果等。棧板區則是陳列校內工作坊之成果,如美術學院辦理「藍染與創作轉譯」、「版畫」等實體作品,關渡動畫節、電影節活動周邊文宣品,以及藝術社會實踐中心參與綠島人權藝術季「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戲說雷公火」之活動手冊,藝術服務學習與國小合作成果等(圖4)。
 

 

圖4、深耕成果展導覽活動

圖4、深耕成果展導覽活動

 

本次活動為北藝大高教深耕計畫進行了回顧與統整,也透過不同發表形式提升了公共參與,帶給大家一個溫馨、活潑又滿載而歸的體驗。希望與大眾一同見證「改變,我與我們」,大步迎向下一個階段。


更多資訊請見北藝大深耕計畫Facebook計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