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十三堂星期二的課——OCW課程《表演II》

E-Learning
2023-08-10

文/鴻狄 Ipun Kanasaw
 

表演並非在語言,而是在「做」的過程中,越辯越明。表演難以言傳,弔詭的是,唯有透過語言,我們才能更多去定義並理解彼此所認為的表演一些些。接下來的文字,我會用這學期我所經歷到的過程來表述,不代表所有人的經歷,如果覺得不理解或不認同,敬請大膽跳過。
 

 

圖1、《不可兒戲》呈現

圖1、《不可兒戲》呈現

 

 

1.《一報還一報》

*使用英式英文呈現——體驗莎劇的音韻與節奏

在使用英式英文呈現《一報還一報》時,我體驗到莎劇獨有的音韻感,也更多理解到原劇本對角色的本意為何,由於莎劇的台詞是非常緊湊且具節奏感的,這幫助我去練習跟上表演的「節奏」,拿掉倚賴「自身情緒」的習慣,讓自己跟著節奏走,意外的發展出不在自己想像內的動作。
 

如萍師:「有情緒不代表最適切的表達方式。」
 

*鏡頭表演——對於鏡頭尺寸不同的適應

我們在教室架了鏡頭,用兩種尺寸呈現,一是鎖定臉部的大特寫,二是肩上特寫。我覺得自己對於大特寫是擅長的,讓資訊在心裡流轉,其他的會隨心而來,然而面對到肩上鏡頭時,我發現直接複製大特寫的表演方式是不足夠的,要如何符合大特寫的狀態身體又能跟上,是我可以繼續工作的部分。
 

*舞台呈現

舞台呈現時,我們呈現了英文與中文的版本,我感覺到兩種語言的邏輯十分不同,語言的不同也影響到節奏的不同,會很直接、很細微的影響到角色在現場的思考方式,我覺得這很有趣。
 

如萍師:「文本背到滾瓜爛熟,直到能讓角色活在當下(第二自我),而不都純粹從演員本人出發。」

    「如果盡力了還是不夠好,就繼續盡力,要向不安全感全面棄械投降!」

    「觀察運動員想要奪標時的臉,那樣的猙獰、那樣的美。」


 

2.詩人的配音作業

老師讓我們選擇詩人、作家有關的紀錄片,並揣摩片中的旁白,在呈現時將聲音拉掉,只聽見我們用麥克風配音的聲音與影片的畫面。我感受到,旁白的聲音除了要自在,還要能夠符合影片的氛圍,這是需要設計、練習的,要讓聽眾從聲音聽見畫面,前提是心中要完全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呈現出心裡的畫面,才能使內容與聽覺相同步、相呼應。
 

*延伸練習——錄陳映真《山路》、莫言《白狗鞦韆架》

老師先讓我們讀過文本,再分部分自行回去錄音,最後將所有部分合在一起。文章中有純敘述,也有對白的部分,是否要詮釋對白,端看個人的選擇。這個練習幫助我們擴張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尤其是背景完全不在我們生命經驗之中的文本),這提醒了我,除了訓練身體、聲音,這些我身上的技術與工具之外,心靈與頭腦的擴張也十分重要,若沒有心中的詮釋與想像,外在的工具無法被好好的,完整的使用。
 

 

3.喜劇練習

*工具箱練習:

每個人要無實物拿出自己的工具箱,並讓觀眾看明白自己使用的工具為何。
 

*丟東西練習:

在有限時間內丟掉越多東西越好,不需要用動作表示那是什麼,只要用語言說出來。
 

*頭的角度練習:

頭要像木偶一樣,探索頭的各個角度,熟悉過後,再聽對手的一句話,從直覺做一個表情反應。
 

*即興呈現——「小偷篇」、「航海篇」:

只能花十分鐘討論,不能排練,直接上場玩。
 

各種練習過後,老師說明喜劇不一定完全走真心,而是「節奏」,這些探索也讓我在進入《不可兒戲》的排練時更能意會屬於節奏、技術、瞬間反應的部分。
 

如萍師:「葛氏說的『精確』,我認為是在『角色範圍內』自由,才是真正的精確,而不是說話方式、眼神角度等只論技術性的精確。」
 

*《不可兒戲》呈現:

高階喜劇的效果來自於劇情的推進,而不是演員扮醜,演員的詮釋仍要符合角色,才不至於譁眾取寵。


 

4.Tango初探

這學期我們花了兩三堂課下午學習探戈,我發現探戈是很強調在固定範圍內的「即興、聆聽、配合」,秘訣是絕對的放下預設去跟隨帶領者。
 

某日的心情小語:

今天和萬毛在跳探戈的時候,感受到「做自己的老師」的重要,我感受到我正在我的學習之路上,幸福、滿足的前進,這樣就好了,不必因為沒得到稱讚就覺得自己是不好的,我正在我的學習之路上,我可以當我自己的老師去告訴自己,我正在進步的地方是什麼,並且很肯定自己的「願意」,也直面自己仍有的脆弱。


 

5.動作與意念

有一天,老師帶我們做了一個奇妙的練習,大家在教室邊緣站成一排,一次只能一個人衝向前,即興做出一個動作,再跑回去,過程不能有碎動,若兩三人同時衝出來,要有默契的讓其中一個人向前。幾次後,便加上一個詞、一句話,最後是「我想要……,我不想要……」的造句。
 

過程中我意外發現內心深處的聲音,同時也聽見同學的,那個時刻很奇妙,感覺我們每個人都清晰了起來,有很清楚的狀態、很清靈的心思,這個過程讓我發現了自己以及他人的獨特性。


 

6.死前十分鐘錄音

老師要我們私下,在一個安靜的空間,錄下十分鐘的死前錄音,不能重來。爾後在經同學同意的情況下,播放給同學們聽。


老師解釋她不會評論這個錄音的好壞,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生命,老師的目的是要讓我們聽聽看自己最放鬆時的聲音。


我覺得這個作業對我來說很大的幫助是,讓我看見了我生命此刻的景況,當要面對死亡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這麼多不甘心,還有這麼多想完成,原來自己不是自己想得這麼豁達。在聽其他人的死前錄音時,也更加認識同學們,以及他們心靈深處的思考,這樣的交流好美妙。


 

7.《海鷗》模擬甄選

老師請來許哲彬導演來參與,一同完成了模擬徵選。


學習:甄選時,除了自己的詮釋,也要去研究將要面對的導演的風格、喜好。


當同學提問「audition的策略」,是要符合角色,還是讓導演看見自己的表演能力?許哲彬導演表示,演員的詮釋也會被包含在導演的考量當中;如萍老師要我們「回歸本質」。


這個回歸本質的提醒,很觸動到我,過去有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很努力活在本質當中的(不管生活還是表演),但當表演成為自己的事業,而這個事業好像沒什麼起色時,卻漸漸地遺忘了對本質的追求,反而為了目標不斷變幻手段,也許本質、目標、手段是可以並行的,但永遠不能忘記自己喜愛表演的初衷,以及角色與劇本原初的、本質上的意義及目的,我想,這是演員持續獨特且發光的關鍵。


老師進而提到「演員的代價」,當演員奮力一搏,但卻在audition或試鏡失敗後,心裡的傷是要花時間痊癒的,有的時候要花好幾年才會好起來。老師提到的這件事讓我在下課時間偷偷跑去廁所大哭,老師問我們「你們是真的不想要嗎?」,我知道我不是,但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我越來越害怕期待後的失落,漸漸的我告訴我自己「這些都只是角色初探,當作去玩」,如果我心裡真的這樣想就沒問題,偏偏我不是,演員總是想要,也總是需要機會表演。


雖然沉重,但當我走出廁所時,心裡多了一份釋然,承認了「要享受舞台,是要付出代價的,而這個苦是我甘願受的」,若無法放棄,就勇敢承擔。


 

8.《Rabbit Hole》

第一次呈現,我們以不丟本的方式,先走詮釋及走位給老師看。

如萍師:「角色基礎的原型是什麼?不只是服務其中一場的詮釋而已。」
 

第二次呈現,老師私下與各個組別獨磨,為的是讓同學直接看到最後大家的詮釋及改變。在獨磨的時候,由於我的生命經驗與角色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沒什麼自信與創造力,心裡很多擔憂害怕。


如萍師:「要相信自己可能是理解的,才能夠演繹。」

    「用她的方式呢?她會怎麼做?」
 

到了最後呈現,我可以感覺到自己奮不顧身想要成為角色的無形的動力,好難用言語形容,好像學期初老師所說的「運動員要奪標時猙獰的臉」。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對手演員所給予我的,終於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有一次是簡單地去享受表演本身,希望我能一直記得這樣的感受。


「表演II」開放式課程請詳見北藝大開放式課程平台:https://ocw.media.tnua.edu.tw/km/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