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態考Maping the Green field,garden,and action in the cities

藝趣學
2020-01-10
計畫執行:曹洛
計畫期間:2019.08.05—2019.08.26
計畫地點:荷蘭、德國、波蘭
This is an image
圖一:Dam   Square / Amsterdam,   Netherlands
關於計畫
在生態轉向的21世紀,人類對於視界渴求的胃口已從真正的攝影走向事物的投射,我們接受帶有一定程度上不確定性方法作為理解的基礎;意即,不再著重期望全貌、完整和支配,而是容納片段、破碎和權力轉移。

執行過程紀要與內涵
執行計畫的每段過程都有獨特的意義,光是看著行前製作近30頁的行程表和旅行資料,就能想起當時的每個狀態、心情和想法。

真正確定以城市生態為計劃主題後剛與柏林藝術大學的舊友聯繫上,正好發現彼此對「生態」擁有相似的好奇與認知上的契合,並確認八月可以過去拜訪、觀察她屆時將參與的藝術行為介入市民農園的工作坊,所以原先的計畫執行地點事實上只有德國柏林一個城市。但既然有機會和時間至生態藝術展蓬勃的歐洲闖蕩,不如將鄰近的荷蘭也納入,一方面擴充了原先訂定的計畫目標,試圖將這項計畫的考察發現融入緊接著就要進行的、以人類世與藝術主題的論文寫作,而在這個目標下,我勢必需要觸碰當代社會的更多面向,包括全球氣候變遷、後殖民語境、移民故事、過往歷史傷痛、現代程式規劃與市民公共空間、博物館倫理和敘事轉向等議題;另一方面,城市脈絡形塑彼此大相逕庭的面貌,並不是要去比較甚麼,而是瞭解這些痕跡如何來,是什麼讓城市擁有各自獨特的調性,但有時亦可以在之中找到熟悉或相近的元素。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圖二:Gropius Bau,   《Garten der irdischen Freuden》/   Berlin ,   Germany                                                                                   圖三:Botanischer Garten   und   Botanisches   Museum   Berlin   /    Berlin ,   Germany

《城市生態考》的「考」取的是「試驗、檢查、推求、研究」之意。我的執行重點在於帶著一幅沒有資訊的地圖,穿梭於城市,採集生態的線索,在不斷地步行、踩踏、攀登和自我提取之下,將移動的軌跡化為點、線和麵,透過影像紀錄與文字敘事,替移動圖誌添上關鍵的人物與事件,再作為與當地藝術、研究機構以及藝術家交流的素材。試透過身體經驗和語言交流異國與在地、過往與未來、今天與明日的差異,在種種訊息中,思考城市面對永續與多樣性議題的態度,討論、反思當代人處在地球之中的位置與角色。

This is an image                           
This is an image
                                 圖四:Vondelpark     /   Amsterdam,   Netherlands                                                                                                                                                                                                             圖五:Grunewald   /   Berlin ,   Germany

最終我所選擇的回憶方式,是以非線性的敘事來串連這幾天的經歷和故事,我想會更呼應這份計畫本身所必然帶有的交織和互相輝映的假設驗證。在不同場合、不同形式的呈現和分享中,將組織起這一切驚奇與發覺,透過不斷地重整、編輯,我的《城市生態考》將不止息。
 
飄移之後-計畫檢討與反思
從二月甄選面試,直到現在執行完計畫、回到熟悉的土地三週,在這期間發生了許多變化,無論是針對計畫本身的想法上,如何看待這趟旅行的態度和目的上,或是個人生活上的種種突發事件,都是目前《城市生態考 Mapping the Green-fird,garden,and action in the cities》成形的關鍵。

記得當初有些不確定卻又充滿信心地希望與正在柏林藝術大學Art in context研究所的朋友合作,進行一場workshop或是行動創作,也想方設法地將我的這些「行動」納入未來的論文內容當中,又想不虛此行,把想去的博物館都走過,但我最終發現,就是因為這樣過多的目的性,導致我中間幾個月變得非常迷失,發現這樣的想法無法被實踐、找不到這件事情合適的連結,糾結著究竟是自己能力不足、過於樂觀,或只是哪裡需要更加努力。這樣的心情,加上生活上的變化,讓我開始抗拒面對問題,逃避接觸計畫規劃工作,這個狀態也使得我和柏林夥伴的會議僅有六月底那麼一次。

或許是真的太焦慮了,出發的前兩週,我強迫自己必須重新提起這件應該要被好好珍惜的事,而終於在一次自我掙紮中想通些什麼。我不再預期這趟旅行「應該」帶給自己什麼,而是想著做好目前能做的所有準備,再來看它會成長成什麼模樣。在一週之中,我將行程钜細靡遺地安排好(也是降低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出國所產生的焦慮感的方法),研究好所有可能的突發狀況的解決辦法;然後誠實對夥伴說出自己的轉變和接下來的看法,承認一、兩週時間能做到的也許只能作為初步觀察,做紀錄的程度,一起討論可以怎麼繼續下去。我將自己調整為觀察者角色,而不是行動者,對於行前事先選擇的這些地方、還有到時候才會走到/未知的地方的想像為何?調整心態以後,才終於開始帶著少許的緊張、期待我的旅行。

意外的是,我發現在當飛機離開臺灣土地的那一刻,過去幾個月心中的擔憂和不愉快幾乎不再出現,也能夠在異地快速融入當地生活,完全地享受那些自在的日子。可能正因計畫擁有一定的開放性,旅程中所遇見的人、事、物也不斷讓我的思考延伸,許多巧合幸運地讓我的計畫默默成為輔助我蒐集論文素材和研究的途徑。這就是行前許多人得知我的困擾後告訴我的:你只能做好萬全的準備,然後看看旅行會帶來什麼。此行帶給我最大的省思,就是理解自身在壓力之下會有的各種反應,接著再來思考需要多大的力氣和方法從穀底裡拉自己;另一方面也很開心透過這份計畫,終於知道自己獨自在國外生活的樣子大概會如何,鼓勵未來的自己維持積極態度以完成夢想。

經過這一次,我很確定《城市生態考》的主題會吸引我持續踏查。下一次,我會以更長的籌備時間,試著聯繫當地機構研究人員進行訪談,補足這次以個人觀察為主所缺少的客觀資料。

謝謝教育部青年署大專院校國際體驗學習計畫提供我機會與動力來完成一直想做的事;學校所訂定的題目──洲際飄移-藝術實踐的城市鏡像-在我看來,能夠讓計畫參與者在製作提案、執行計畫、整理心得時回顧自身,而非只是對新聞的好奇反應。加入計畫的數個月以來,我發覺教學與學習中心給予我們很高的自由度,讓人感覺十分被信任,得以擁有充分的想像空間,激發各式可能,進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對自己的計畫(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負責。


精彩成果>>北藝大影音網「108年洲際漂移─藝術實踐的城市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