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說話—德奧的國際語言
藝趣學
2020-02-10
計畫執行者:蕭莉亞
計畫期間:2019.07.27—2019.08.17
計畫地點:奧地利、德國
計畫內容
音樂是語言,聽、說、讀、寫,如同聆賞、演奏、讀譜、讀文史、作曲。
這次,音樂成為我的口,我與德奧的橋樑。
音樂早已還俗,從巴洛克的宮殿出走,成為人們內心的吶喊,傳達觀點、反映生活,與政權、社運相連,這都是音樂說話的方式。那些我在琴房練習數千萬次的音符,是德奧百年堆疊的資產,我將參加音樂營,跟隨德國教授步伐,與世界各地的學生一同在音樂裡,與世界相遇。
透過音樂說話,挑戰身為表演者的恐懼。也成為觀眾,透過音樂看見世界、聆聽歷史。藉由深層直接的衝擊、自我對話來探求,增加對音樂的信任,能反思並調整自己。
圖文記事
計畫期間:2019.07.27—2019.08.17
計畫地點:奧地利、德國
計畫內容
音樂是語言,聽、說、讀、寫,如同聆賞、演奏、讀譜、讀文史、作曲。
這次,音樂成為我的口,我與德奧的橋樑。
音樂早已還俗,從巴洛克的宮殿出走,成為人們內心的吶喊,傳達觀點、反映生活,與政權、社運相連,這都是音樂說話的方式。那些我在琴房練習數千萬次的音符,是德奧百年堆疊的資產,我將參加音樂營,跟隨德國教授步伐,與世界各地的學生一同在音樂裡,與世界相遇。
透過音樂說話,挑戰身為表演者的恐懼。也成為觀眾,透過音樂看見世界、聆聽歷史。藉由深層直接的衝擊、自我對話來探求,增加對音樂的信任,能反思並調整自己。
圖文記事
圖一 Arnulf von Arnim
我在薩爾茲堡(Salzburg)學習兩週,最喜歡的教授。
Arnim 說:
用耳朵彈圓滑奏、而不是踏板。
聽到每一顆音符時值的最後一刻。
永遠不要彈和弦像一個和弦-要像唱歌的聲音。
每個調有不同的色彩,a小調是孤單、不快樂的舒伯特調。
Arnim 說了好多,聽他上課會掉淚,彷彿音符後面的那些,作曲家對生命的怒吼、抗辯、絕望、昇華、讚頌,全都呈現在我面前。
Arnim 說:
用耳朵彈圓滑奏、而不是踏板。
聽到每一顆音符時值的最後一刻。
永遠不要彈和弦像一個和弦-要像唱歌的聲音。
每個調有不同的色彩,a小調是孤單、不快樂的舒伯特調。
Arnim 說了好多,聽他上課會掉淚,彷彿音符後面的那些,作曲家對生命的怒吼、抗辯、絕望、昇華、讚頌,全都呈現在我面前。
圖二 Sound of Music 我們的家
薩爾茲堡(Salzburg)音樂營期間,我們住在音樂院會館,是曾經拍攝真善美的地方。
每天晚上廚房都有不同的餐桌組合:法國人、韓國人、瑞典人、波蘭人、中國人、臺灣人,大家各自帶著食物,聚在一起彼此分享,話題從不同國家的學制、曲目、音樂家,到流行、飲食、運動,天南地北的聊,直到時間催促我們去睡覺。
圖三 同甘共苦
兩個女孩各拖著一只大行李箱,身上還掛著包包、相機、手機、錄影機,有時下雨還要分出一隻手來撐傘、買東西掏錢、開門找鑰匙......,常常不知道要先用哪隻手做哪件事情。狼狽的時候也沒有餘力可以遮掩醜態,兩人彼此體諒幫忙,只想著當下怎麼度過難關,好險所有器材也都有驚無險的安全回台,留下美好回憶。
圖四 太幸運的我們
在慕尼黑(Munich)往林茨(Linz)的火車上突然被趕下車,好不容易擠上接駁巴士最後一個位子,途中認識了一位奧地利人,告訴我們下午發生了非常嚴重的火車事故,連他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整段鐵路都封了。
拖著笨重的行李箱,不知何去何從,所有廣播又都是德文,身心折騰。
但關關難過關關過,總是遇到貴人相助,有奧地利人幫我們問站長如何轉車,還順便交了朋友,奧地利人跟我們說:You are very LUCKY!
圖五 城市/我
慕尼黑皇家啤酒屋/這是放鬆下來的我。
人聲鼎沸,樂聲、歌聲、叫賣聲、各國語言、歡呼拍手聲,才剛離開安靜的薩爾茲堡(Salzburg),一瞬間感觀炸開,歡欣鼓舞地仿佛有什麼值得慶祝的大事,但嘈雜之中,一切又模糊起來。
在城市之間穿梭的感覺很奇妙,不同氛圍把不同的我展開來,無法隱藏,也來不及修飾,在不斷推進的力量面前無所遁形。
後來整理照片時很驚訝,原來以為我面對鏡頭笑著的瞬間,仍然看得到很多不同情緒,旅程開始興奮但緊張,到漸漸放鬆,然後青澀的我出現,似乎還隱含著一些逝去的憂傷。
圖六 明信片的旅行
我把日記寫成明信片寄給朋友。
每個晚上和旅伴一起趴在書桌前振筆疾書,也一起溫習今天種種,不管多累,都靜下來把一天的生活咀嚼成文字。
回到臺灣後收到朋友們的回饋很感動,透過這一小張長方形的紙,能將旅程與朋友連結在一起。
我不是一個太樂於分享的人,但包括明信片圖案挑選、當下的文字,不管是直覺或是思考過的,我嘗試去表達那些心意,最後發現,這個行動所乘載的溫度和重量,遠超過我的想像。
體驗心得
前言
一開始的動機簡單但強烈,我在古典音樂環境裡彈琴15年,從興趣到專業,最憧憬的就是去到學習音樂最專業的地方─奧地利與德國。那些我所演奏、在琴房練習數千萬次的音符,都是來自這裡,是來自他們的文化、語言、舞蹈、建築、美學,我夢想過無數次,並開始學習德文,就是想與這些作曲家、西方音樂數百年所堆疊出的偉大資產,更靠近一些。
我還想要了解他們對待自身古典音樂的態度,它仍然流行嗎?現在的藝術走到哪裡了?而他們的教育如何保存並延續這些資產?如何將藝術從學校帶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中?或許,身為藝術工作者的我們,也能夠為臺灣社會注入藝術素養,而並非一昧崇尚流行,我們是否也能保存自己的藝術資產,並且與社區、城市互動。
籌備
第一次自由行、去歐洲、參加音樂營、訂機票……,好多的第一次,有煩惱也有成長。從開始的焦慮,到慢慢築起藍圖,除了偶爾請教身邊有經驗的朋友,其他幾乎全部自己一手包辦。其中,最緊張的還是參加音樂營,擔心自己程度不夠、教授不喜歡我、語言溝通不良等等,因此在行前每天瘋狂練琴、讀德文,還好擔心的問題一件都沒發生,我愛死音樂營了!
觀察省思
抵達奧地利第一個想法是:空氣也太好了吧!人少少的,步調不快不慢剛剛好,好像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一個位子,不用急急忙忙地去爭取什麼。
薩爾茲堡(Salzburg)沒有受到戰火摧殘,所以建築仍保留傳統風格,雖然稱不上富麗堂皇,但那可愛且各自獨立的房子們,總帶給我欣賞的快樂。這裡沒有什麼是整齊劃一的,你可以跟別人不一樣,照著自己步調。
薩爾茲堡(Salzburg)充滿了18世紀的音樂,到處都是莫札特。莫札特的音樂很天真、充滿希望,但臺灣人總是彈得很僵硬,像空白紙張,不像薩爾茲堡(Salzburg)的很自由、揮灑趣味。在這裡,好的音樂唾手可得,就連他們生活中學生、街頭藝人所彈奏的音樂,就算沒那麼細膩,但也充滿生命力,總是讓我駐足觀賞,捨不得離開。
我覺得那是一種真,對音樂的真,活成自己的真。
這裡根本不需要將音樂帶入居民生活中,他們的音樂就來自生活。也許沒有專業的鑑賞標準,但他們喜歡音樂,並且從中得到快樂。居民們會來聽學生音樂會,那是一種來自當地的了解、尊重、以及支持。
對於演出,我仍然有很多不信任,就像當我沒有把握自己會被接住的時候,就會把自己關起來不說話一樣。我期待一個很大的愛來愛我,讓我可以自由自在地成為想要的樣子,但我找不到,找不到那樣的環境可以表演。而薩爾茲堡(Salzburg)的人們似乎在告訴我,是我把自己圈了起來,當你愛著的時候,就準備好要受傷了,那個傷並不會真正傷害你,而是會成為你愛人的溫柔和能力;而當你不再害怕的時候,就有機會可以享受。
慕尼黑(Munich)的氛圍和薩爾茲堡(Salzburg)截然不同,林茨(Linz)介於慕尼黑(Munich)和薩爾茲堡(Salzburg)中間,維也納(Vienna)則是另一個樣子,比較花枝招展些。二十天觀察下來,我把每個地區風土民情和盛行藝術風格連結在一起,覺得格外適合。薩爾茲堡(Salzburg)是古典自然的莫札特、林茨(Linz)是內斂剛硬的當代藝術、維也納(Vienna)則是輝煌的歷史底韻與現代商業。
展望
我覺得我愛上薩爾茲堡了,或許也愛上旅行,愛上衝刺與燃燒。我想,這個旅程與成長之路還很長,不會太快結束。
人聲鼎沸,樂聲、歌聲、叫賣聲、各國語言、歡呼拍手聲,才剛離開安靜的薩爾茲堡(Salzburg),一瞬間感觀炸開,歡欣鼓舞地仿佛有什麼值得慶祝的大事,但嘈雜之中,一切又模糊起來。
在城市之間穿梭的感覺很奇妙,不同氛圍把不同的我展開來,無法隱藏,也來不及修飾,在不斷推進的力量面前無所遁形。
後來整理照片時很驚訝,原來以為我面對鏡頭笑著的瞬間,仍然看得到很多不同情緒,旅程開始興奮但緊張,到漸漸放鬆,然後青澀的我出現,似乎還隱含著一些逝去的憂傷。
圖六 明信片的旅行
我把日記寫成明信片寄給朋友。
每個晚上和旅伴一起趴在書桌前振筆疾書,也一起溫習今天種種,不管多累,都靜下來把一天的生活咀嚼成文字。
回到臺灣後收到朋友們的回饋很感動,透過這一小張長方形的紙,能將旅程與朋友連結在一起。
我不是一個太樂於分享的人,但包括明信片圖案挑選、當下的文字,不管是直覺或是思考過的,我嘗試去表達那些心意,最後發現,這個行動所乘載的溫度和重量,遠超過我的想像。
體驗心得
前言
一開始的動機簡單但強烈,我在古典音樂環境裡彈琴15年,從興趣到專業,最憧憬的就是去到學習音樂最專業的地方─奧地利與德國。那些我所演奏、在琴房練習數千萬次的音符,都是來自這裡,是來自他們的文化、語言、舞蹈、建築、美學,我夢想過無數次,並開始學習德文,就是想與這些作曲家、西方音樂數百年所堆疊出的偉大資產,更靠近一些。
我還想要了解他們對待自身古典音樂的態度,它仍然流行嗎?現在的藝術走到哪裡了?而他們的教育如何保存並延續這些資產?如何將藝術從學校帶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中?或許,身為藝術工作者的我們,也能夠為臺灣社會注入藝術素養,而並非一昧崇尚流行,我們是否也能保存自己的藝術資產,並且與社區、城市互動。
籌備
第一次自由行、去歐洲、參加音樂營、訂機票……,好多的第一次,有煩惱也有成長。從開始的焦慮,到慢慢築起藍圖,除了偶爾請教身邊有經驗的朋友,其他幾乎全部自己一手包辦。其中,最緊張的還是參加音樂營,擔心自己程度不夠、教授不喜歡我、語言溝通不良等等,因此在行前每天瘋狂練琴、讀德文,還好擔心的問題一件都沒發生,我愛死音樂營了!
觀察省思
抵達奧地利第一個想法是:空氣也太好了吧!人少少的,步調不快不慢剛剛好,好像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一個位子,不用急急忙忙地去爭取什麼。
薩爾茲堡(Salzburg)沒有受到戰火摧殘,所以建築仍保留傳統風格,雖然稱不上富麗堂皇,但那可愛且各自獨立的房子們,總帶給我欣賞的快樂。這裡沒有什麼是整齊劃一的,你可以跟別人不一樣,照著自己步調。
薩爾茲堡(Salzburg)充滿了18世紀的音樂,到處都是莫札特。莫札特的音樂很天真、充滿希望,但臺灣人總是彈得很僵硬,像空白紙張,不像薩爾茲堡(Salzburg)的很自由、揮灑趣味。在這裡,好的音樂唾手可得,就連他們生活中學生、街頭藝人所彈奏的音樂,就算沒那麼細膩,但也充滿生命力,總是讓我駐足觀賞,捨不得離開。
我覺得那是一種真,對音樂的真,活成自己的真。
這裡根本不需要將音樂帶入居民生活中,他們的音樂就來自生活。也許沒有專業的鑑賞標準,但他們喜歡音樂,並且從中得到快樂。居民們會來聽學生音樂會,那是一種來自當地的了解、尊重、以及支持。
對於演出,我仍然有很多不信任,就像當我沒有把握自己會被接住的時候,就會把自己關起來不說話一樣。我期待一個很大的愛來愛我,讓我可以自由自在地成為想要的樣子,但我找不到,找不到那樣的環境可以表演。而薩爾茲堡(Salzburg)的人們似乎在告訴我,是我把自己圈了起來,當你愛著的時候,就準備好要受傷了,那個傷並不會真正傷害你,而是會成為你愛人的溫柔和能力;而當你不再害怕的時候,就有機會可以享受。
慕尼黑(Munich)的氛圍和薩爾茲堡(Salzburg)截然不同,林茨(Linz)介於慕尼黑(Munich)和薩爾茲堡(Salzburg)中間,維也納(Vienna)則是另一個樣子,比較花枝招展些。二十天觀察下來,我把每個地區風土民情和盛行藝術風格連結在一起,覺得格外適合。薩爾茲堡(Salzburg)是古典自然的莫札特、林茨(Linz)是內斂剛硬的當代藝術、維也納(Vienna)則是輝煌的歷史底韻與現代商業。
展望
我覺得我愛上薩爾茲堡了,或許也愛上旅行,愛上衝刺與燃燒。我想,這個旅程與成長之路還很長,不會太快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