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華文戲劇漫談》

悅讀北藝
2020-06-10
This is an image
作 者:于善祿
出版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19年9月出版


【書介】

這是一本瞭解當代華文戲劇的入門指南。

「華文戲劇」是一個簡單而複雜的概念,它的單純,在於以華文創作、華語演出即可被涵括;它的複雜則在於何謂華?何謂漢?它是不是只是中國?是否在相似而殊異的語言轉譯,文化視域跳換,甚或戲劇工作者解構又重構的動態中,壓縮、簡約了泛華語區各自紛呈的生命風貌?

為提供相對完整的思考框架,本書以過半篇幅,耙梳華人在各歷史切片中於亞洲離散的軌跡,以及中國、澳門、香港、新加坡和臺灣時局與戲劇的關係,並詳述各國面對西方文化與殖民歷史,如何從戲劇對公眾的應用和反抗威權的經驗,再凝練、推進其藝術性追求和形式流變的過程。另部份,則提供由作者針對上述各國當代戲劇及藝術家的訪談與評析,但繞開藝評慣有的理論武裝,專誠於讀者與作品間的擺渡,並附錄作者在課堂與學生互動、問答,和向大眾的部落格文選,建構出敞亮、親和的理解路徑。

猶如作者於書中所述,華文戲劇「在後殖民的語境中,它永遠不可能有單一權威的完備定義與界定清楚的一天,我們所能夠做的,恐怕還是只有不斷地敲打它、質疑它、重寫它與解構它了。」(p.148)因為每次演出都是創作者就地生命強度的開展,它注定個人而無可收攏於單調敘事,注定不能抓住某個奧義,按圖索驥地理解和操作。這種「不奧義」所隱含的自由,存於亞洲各國以在地回應全球化的趨勢,也存於戲劇發展不斷重複出現的對話、衝撞與自我更新。

職此,這本書作為瞭解當代華文戲劇的入門指南,是令看似同調中的歧異得以顯現,讓創作者的創作歷程得被領略;它所傳遞是知識和故事所帶來的疑惑,探索的欲望,也正是為此,我們得以一直走進,一直出現的劇場。


 
This is an image
作者近照  (攝影:陳少維)
 
【問答集】

Q1: 想請問老師是否有什麼事件引發您整理本書?

A: 什麼事件?這個世界要發生事情的話,不見得都要這麼戲劇性吧!(笑)

幾年前,我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透過學校教學與學習中心的協助,曾經開設了兩門課:「華文戲劇概論」及「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隨後,出版組有了一些經費與資源,也徵詢了我的想法,於是我們選擇將「華文戲劇概論」的課程內容整理出來,加上我當時候寫給學員的八封信,以及曾經寫過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文章,全部收錄、集結在一起,就成為這本《當代華文戲劇漫談》的內容了。

如果還有機會跟資源的話,我當然也想要把「臺灣當代劇場面面觀」的課程內容,以類似的方式整理出來、出版成書,主要是因為這些課程內容都具有某種程度的時效性,但我透過脈絡化的講授與整理,總是能夠為這些「時代文化產物」留下一些痕跡,我是很樂意做這些事情的,而我也長期以來都這麼持續性地在做。



Q2: 當代戲劇工作者瞭解華文戲劇此一概念的用途為何?

A: 「華文戲劇」就只是一種辨識的座標,提供某種觀看戲劇樣態的視框。

就像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導航系統,各有各的特色與優缺點,端看使用者的習慣,有的人也不見得只使用一種,有的人卻把習慣用的那一種發揮到最佳效果。導航系統提供使用者能夠按圖索驥,尤其現在是一個共寫協作的時代,不見得只能被動地使用導航系統,也可以主動地修訂、增刪、紀錄、評論導航系統的內容,主客互動。

我對「華文戲劇」的實用性,看法亦如是。



Q3: 在整理各國戲劇發展時,除以華文為媒材此一特徵外,是否還有其他共通性,譬如取材、主題、演出方法等?

A: 從某種程度來說,戲劇和語言之間的關係,的確是密切的,語言構成對話,對話構成衝突,衝突構成戲劇,這是古典戲劇理論的核心概念。當然,看待戲劇,絕非只有語言一途,如你所說,取材、主題、演出方法等,這些也都可以作為觀察切入的視角;除此之外,像是文化認同與差異、創作媒材與跨領域、在地連結與跨域互動、世代、性/別、意識形態、美學認知、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階級、國族等,都可以作為分類與觀察的基準,可以一次只用一種基準,也可以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基準,端看你想要怎麼切入,當然,那也就透露出你可能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



Q4: 對非藝術工作者而言,得悉一門藝術的發展歷程有何助益?

A: 這個時代,幾乎已經沒有所謂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學術兼備,文武兼修,理論與實務共進,古今中外、文武崑亂不擋。大部分的人,只對自己專業或有興趣的事物,願意花費心思,在有限時間之內獲取最大的助益。

一樣米飼百樣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沒辦法要求所有人要對所有事物都有興趣,我只能說,不論對藝術工作者或非藝術工作者而言,多認識一門藝術,就是多為自己開一扇面向世界的窗,你的心門開的窗越多,你的世界/視界越廣闊。

當然,如果你只想保留、打開唯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那也無所謂,因為那是你的考量與選擇,肯定有你的理由與堅持,那就不勉強。



Q5: 能否稍解釋臺灣劇場發展過程中為何似不重視歷史積累?

A: 主要是臺灣歷史經驗的複雜與斷裂,使得歷史混雜了太多的傷痕與民粹;現實裡的認同歧異與紛雜,很容易就牽連起意識形態的對立,劇場創作者不見得有能力或意願去處理這樣的歷史題材。久而久之,現代劇場舞台不僅少見歷史戲劇,連帶戲劇從業者的歷史意識也相對薄弱,斷裂的劇場樣態繼續斷裂。

(更多問答將定期公開於北藝大出版中心臉書專頁)



【購書資訊】
北藝大藝大書店: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1號(本校出版品8折優惠)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789
讀冊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3697.html
五南https://www.wunanbooks.com.tw/product.php?isbn=978986057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