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知識與實踐研究如何邁向未知?
教學工坊
2019-12-10
撰文 / 陳代樾
「未知」的知一般來說都會解釋為「知識」或「認知」的知,與我們思考、分析、判斷的能力息息相關。然而博班實驗室以「邁向未知之境:創造性實踐作為研究的方法學」為題舉辦系列講座,特別強調「感知」的層面,將「未知」解釋為「未曾感知」,更加貼近藝術領域雕琢感官、探索知覺全新可能的悠遠傳統。然而相較於認知功能,學術界對於知覺如何改變的機制,至今依然所知甚少。
擺脫傳統以電腦來解釋人類複雜運作的諸多嘗試,哲學家阿瓦˙諾伊(Alva Noë)認為知覺與行動並非如同電腦「輸入與輸出」的功能這樣截然二分。透過神經可塑性的諸多例證,諾伊(2004)認為透過實際的身體行動與世界產生互動關係,我們接收訊息的方式也持續的改變,因此「知覺並非對我們或在我們之中顯現,而是我們的所做所為。」從這個接點開始,知覺的研究就與實踐密不可分,因為實踐的方法就是改變知覺狀態的關鍵。
英國巴斯思巴大學的湯瑪士˙坎普(Thomas Kampe)教授同時身兼藝術實踐者、研究者與教學者的多重角色,博班實驗室特別邀請邀請他以「身體/身心/自我:體現與身心藝術的研究(Body/Soma/Self - Embodiment and Somatic Arts Research)」為題,針對「體現知識」與「實踐研究」在舞蹈、劇場和身心學的跨領域研究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分享。他除了爬梳「體現」這個概念在歷史的流變,也指出身心學的研究不能僅是不斷深入內在的探索,也需要與環境與社會連結,「身心行動主義(somatic activism)」即是將身心學方法應用在政治與社會的場域,去「賦權(empower」弱勢的具體實踐。而同樣的,身心學方法也可以應用在舞蹈創作的場域,探討藝術環境的權力關係,身為編舞者如何不去指使和操控,而是賦權表演者,建立創意能突現(emerge)的環境,建立討論與集體創作的空間。
坎普教授同時也受到北藝大舞蹈系的邀請,開設講座與工作坊。「選擇的藝術:費登奎斯方法與舞蹈即興(The Art of Making Choice: The Feldenkrais Method and Dance Improvisation」探討費登奎斯方法在舞蹈即興中的應用。坎普教授的博士論文萃取費登奎斯方法(The Feldenkrais Method)中核心的概念與精神,透過創造性方式將這些原則轉化至舞蹈編創的場域,重視舞者的主體性與群體合作的方法,探索如何製造創造性能夠發生的環境。工作坊中坎普教授並非直接給予舞者動作組合,而是不斷向舞者提問。這些問題從探索身體運作開始,試著了解每個人經年累月建立的無意識的習慣,並嘗試身體更多的可能性,神奇的是,透過非強迫性的動作探索,舞者感覺到身體超乎以往的自由,各種詮釋動作的靈感也自然湧現。
受到陳雅萍教授的邀請,在「台灣舞蹈史」的課堂中坎普教授以「超越遺忘:重述歷史、體現傳遺(Beyond Forgetting: Recreating Histories, Embodying Heritage)」為題,以他自身的作品與創作經驗為例,探討具身的歷史敘事,以及劇場創作與表演作為實踐研究(Practice as Research)的方法論。坎普教授的創作經驗跨越視覺藝術、舞蹈與劇場,是一名演員、舞者、導演與編舞家。身為德國籍的藝術家,他深刻感受自身的世代依然受到納粹的影響,歷史的創傷遺留在人與人的關係、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之中。坎普教授曾向集中營生還者Hilde Holger (1905–2001)學習編舞,多次與導演Julia Pascal合作,以具身性的策略探究歷史的創傷經驗,並以費登奎斯身心學的方法為引導,開發身體情動與情緒表達的各種層次,處理複雜且衝突性的歷史議題,挖掘未被訴說的歷史故事。
與台灣的時事連結,藝術類博士在今天首先解開論文書寫作為畢業唯一門檻的束縛,給予藝術創作者以創作作品作為畢業的判準,這同時意味著必須承擔起對知識生產的重新思考。坎普教授先是一個創作者,進入學院才發現原來他在創作中獲得許多珍貴的知識與經驗卻找不到表述的方式,因此學習如何書寫,透過反思將資深的經驗與他人分享。他認為這樣的研究需要深厚的實踐作為基礎,在研究的過程他並非是先知道才去做,相反的,他是透過實踐來釐清他不曾知道的事情,而這個通往未知的過程構成研究最豐盛的資源。
受邀於「國際愛跳舞即興節(i-dance Taipei)」,坎普教授這次來台不僅與學院的學者、舞者接觸、也感受到台灣藝術愛好者的熱情活力,系列工作坊介紹費登奎斯方法與接觸即興給台灣的民眾。「費登奎斯方法:輕盈地行走」中學員提問關於接觸即興是一種學習開放自身與他人連結的練習,然而增進覺察是否也會接收到他人與社會環境負面的訊息?坎普教授認為除了學習開放,設定邊界、保護自己也是學習選擇很重要的一環。「敞開的舞蹈:費登奎斯方法與接觸即興」中,坎普教授透過豬、鳥和猴子等的動物意象來教接觸技巧,讓學員能更輕易地做到原先感覺困難的技巧動作,感覺舞蹈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
現代化的學習體制重視認知而忽視身體教育,身體教育卻是學習同感、溝通、情緒管理、壓力排解最重要的方法,也是藝術欣賞的基礎。身心學不僅是讓藝術工作者增進技藝的工具,也是通往大眾的管道,讓藝術教育和身體教育能觸及每一個人。
「未知」的知一般來說都會解釋為「知識」或「認知」的知,與我們思考、分析、判斷的能力息息相關。然而博班實驗室以「邁向未知之境:創造性實踐作為研究的方法學」為題舉辦系列講座,特別強調「感知」的層面,將「未知」解釋為「未曾感知」,更加貼近藝術領域雕琢感官、探索知覺全新可能的悠遠傳統。然而相較於認知功能,學術界對於知覺如何改變的機制,至今依然所知甚少。
擺脫傳統以電腦來解釋人類複雜運作的諸多嘗試,哲學家阿瓦˙諾伊(Alva Noë)認為知覺與行動並非如同電腦「輸入與輸出」的功能這樣截然二分。透過神經可塑性的諸多例證,諾伊(2004)認為透過實際的身體行動與世界產生互動關係,我們接收訊息的方式也持續的改變,因此「知覺並非對我們或在我們之中顯現,而是我們的所做所為。」從這個接點開始,知覺的研究就與實踐密不可分,因為實踐的方法就是改變知覺狀態的關鍵。
英國巴斯思巴大學的湯瑪士˙坎普(Thomas Kampe)教授同時身兼藝術實踐者、研究者與教學者的多重角色,博班實驗室特別邀請邀請他以「身體/身心/自我:體現與身心藝術的研究(Body/Soma/Self - Embodiment and Somatic Arts Research)」為題,針對「體現知識」與「實踐研究」在舞蹈、劇場和身心學的跨領域研究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分享。他除了爬梳「體現」這個概念在歷史的流變,也指出身心學的研究不能僅是不斷深入內在的探索,也需要與環境與社會連結,「身心行動主義(somatic activism)」即是將身心學方法應用在政治與社會的場域,去「賦權(empower」弱勢的具體實踐。而同樣的,身心學方法也可以應用在舞蹈創作的場域,探討藝術環境的權力關係,身為編舞者如何不去指使和操控,而是賦權表演者,建立創意能突現(emerge)的環境,建立討論與集體創作的空間。
坎普教授同時也受到北藝大舞蹈系的邀請,開設講座與工作坊。「選擇的藝術:費登奎斯方法與舞蹈即興(The Art of Making Choice: The Feldenkrais Method and Dance Improvisation」探討費登奎斯方法在舞蹈即興中的應用。坎普教授的博士論文萃取費登奎斯方法(The Feldenkrais Method)中核心的概念與精神,透過創造性方式將這些原則轉化至舞蹈編創的場域,重視舞者的主體性與群體合作的方法,探索如何製造創造性能夠發生的環境。工作坊中坎普教授並非直接給予舞者動作組合,而是不斷向舞者提問。這些問題從探索身體運作開始,試著了解每個人經年累月建立的無意識的習慣,並嘗試身體更多的可能性,神奇的是,透過非強迫性的動作探索,舞者感覺到身體超乎以往的自由,各種詮釋動作的靈感也自然湧現。
受到陳雅萍教授的邀請,在「台灣舞蹈史」的課堂中坎普教授以「超越遺忘:重述歷史、體現傳遺(Beyond Forgetting: Recreating Histories, Embodying Heritage)」為題,以他自身的作品與創作經驗為例,探討具身的歷史敘事,以及劇場創作與表演作為實踐研究(Practice as Research)的方法論。坎普教授的創作經驗跨越視覺藝術、舞蹈與劇場,是一名演員、舞者、導演與編舞家。身為德國籍的藝術家,他深刻感受自身的世代依然受到納粹的影響,歷史的創傷遺留在人與人的關係、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之中。坎普教授曾向集中營生還者Hilde Holger (1905–2001)學習編舞,多次與導演Julia Pascal合作,以具身性的策略探究歷史的創傷經驗,並以費登奎斯身心學的方法為引導,開發身體情動與情緒表達的各種層次,處理複雜且衝突性的歷史議題,挖掘未被訴說的歷史故事。
與台灣的時事連結,藝術類博士在今天首先解開論文書寫作為畢業唯一門檻的束縛,給予藝術創作者以創作作品作為畢業的判準,這同時意味著必須承擔起對知識生產的重新思考。坎普教授先是一個創作者,進入學院才發現原來他在創作中獲得許多珍貴的知識與經驗卻找不到表述的方式,因此學習如何書寫,透過反思將資深的經驗與他人分享。他認為這樣的研究需要深厚的實踐作為基礎,在研究的過程他並非是先知道才去做,相反的,他是透過實踐來釐清他不曾知道的事情,而這個通往未知的過程構成研究最豐盛的資源。
受邀於「國際愛跳舞即興節(i-dance Taipei)」,坎普教授這次來台不僅與學院的學者、舞者接觸、也感受到台灣藝術愛好者的熱情活力,系列工作坊介紹費登奎斯方法與接觸即興給台灣的民眾。「費登奎斯方法:輕盈地行走」中學員提問關於接觸即興是一種學習開放自身與他人連結的練習,然而增進覺察是否也會接收到他人與社會環境負面的訊息?坎普教授認為除了學習開放,設定邊界、保護自己也是學習選擇很重要的一環。「敞開的舞蹈:費登奎斯方法與接觸即興」中,坎普教授透過豬、鳥和猴子等的動物意象來教接觸技巧,讓學員能更輕易地做到原先感覺困難的技巧動作,感覺舞蹈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專業。
現代化的學習體制重視認知而忽視身體教育,身體教育卻是學習同感、溝通、情緒管理、壓力排解最重要的方法,也是藝術欣賞的基礎。身心學不僅是讓藝術工作者增進技藝的工具,也是通往大眾的管道,讓藝術教育和身體教育能觸及每一個人。